春秋五霸:《史记》或《荀子》的版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
称霸顺序:
齐桓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宋襄公:公元前~公元前。
晋文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秦穆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楚庄王:公元前年~公元前。
春秋五霸,在这个时候称霸,要占据两种优势!第一就是人:在周朝的地位要高,也就是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春秋时期特别注重礼义廉耻!第二:国家军事实力,没有军事实力,只靠光杆司令也是不行的!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周王朝侯爵,在位期间,管仲为相
改革:军政合一、兵民合一
齐桓公于前年(周僖王元年,齐桓公五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提出“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拓展:管鲍之交就出现在齐桓公争夺国君的时期
晋文公称霸
晋文公,周王朝侯爵!在晋文公继承王位之时,晋国已是大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一战而霸。
周襄王十九年(前年),楚成王率楚、郑、陈、蔡、许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
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交兵,晋文公对楚军退避三舍,以避其锋芒。文公在军事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方针,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对楚国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
秦晋之好秦穆公称霸
秦穆公,周王朝伯爵!
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
秦穆公曾帮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实现了秦晋之好。
秦穆公向西发展,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一说20个)。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一鸣惊人之楚庄王楚庄王
子爵,后因周王室对诸侯国的管控能力下降,自封为王爵!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邲之战中大胜晋国。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后世评价“一鸣惊人”。
宋襄公
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之一。
宋国是第二个称霸的,为什么最后讲,因为宋国称霸历来有所争议,所以这里单独解释!
宋国称霸两个方面
一:爵位,周王朝被封为公爵的有五个(虢国,虞国,周国,卫国,宋国)
虢国,虞国,在假虞灭虢之时,已被晋国吞并!周国,卫国,实力相比较于宋,还是有所差异!宋襄公为人仁义,受百姓爱戴!
二:
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齐国陷入内乱,几个公子争夺君主之位,王宫内外烽烟四起,公子昭借助宋襄公的帮助才登上君位。宋国军事实力一般,齐国又是春秋霸主,而宋襄公却帮助齐国平息了内乱。此时便有了称霸之资!
综合这两点,宋国帮助了霸主齐国,自身又是公爵,便开启了称霸之路!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虽爵位不如宋国,但军事实力强悍,对周王朝的贡献高,也是称霸之资!楚庄王子爵,后因周王室对诸侯国的管控能力下降,自封为王爵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