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讳疾忌医

成语出处“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释义:子路喜欢听到批评,所以美名传扬;现在的人有过错怕别人纠正,讳疾忌医,宁可毁灭自身也不愿讲求真理。具体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去见蔡桓公,在蔡桓公旁边立了一会儿便对蔡桓公鹊说道:“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蔡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蔡桓公不理他。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您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蔡桓公又不理他。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仍旧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去见蔡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蔡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我已经治不了他了。”五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因此蔡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医治病,病在表皮时就及时医治。这是为了在刚显露苗头时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早地予以处理。”——《韩非子·喻老》释义:讳:避忌;忌:怕,畏惧。形容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示例:“这城庵替职的时侯,已是鱼口方消,天泡疮已是生起。他却讳疾忌医,狠命得要遮盖。”——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三回“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