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在秦襄公和卫武公的帮助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镐京以东的洛邑,从此周王朝被称为“东周”。都城东迁,周平王手里的土地大幅度锐减到度公里的土地,再加上,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开始变得强大,周平王的威信越来越弱,中国由此进入了“政由方伯”的动乱时期——春秋。在这个动乱的春秋时代,齐国是诸多封国里第一个崛起的,其君主是姜小白,史称齐桓公。在此之前,齐襄公在位的时候荒淫无道,百姓们苦不堪言。当时齐国的名士鲍叔牙和管仲都感觉到齐国将发生大乱,于是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徒弟,也就是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逃离了齐国。齐桓公公元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次年,公孙无知又被齐雍禀杀死,齐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公子小白接到了消息,便打算回国继位。岂料,鲁庄公也听闻了此事,他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不仅如此,鲁庄公还将善于骑射的管仲派去刺杀小白。管仲幸不辱命,一箭就将马上的小白射落在地,他以为大局已定,便派人通知了鲁庄公,鲁庄公收到消息以后很开心,让护送公子纠的人马不用赶路,缓缓前行,于是公子纠等人花了六天的时间才来到齐国。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公子小白已经在高氏和国氏的拥戴下成功继位,号称齐桓公。原来之前管仲见到的那个小白只是一个替身,为的就是让管仲上当而已。如今小白已经成了齐国的君主,他举兵攻打鲁国军队。鲁国大败后,逃回了鲁国,后被龅牙叔胁迫,杀死了公子纠,还将管仲送回了齐国,任凭处置。齐桓公对管仲的那一箭耿耿于怀,想杀之而后快,但是龅牙叔声称,若想成就霸业,就非得留下管仲不可。齐桓公再三思量,觉得成就霸业更重要,于是便留下了管仲,还封他为相。果真,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将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快齐国便强大起来。接着齐桓公便打算扩张领土,完成他的千秋霸业。公元年,燕国遭到山戎的进攻,无力抵抗之下,求助于齐国。齐桓公非但没有置之不理,还亲自举兵将山戎打败后才班师回朝。燕庄公对此感激不尽,亲自将齐桓公送至齐国境内,齐桓公言诸侯互送相别出境乃不义之举,将燕庄公所到齐国之境送给了燕国,还叮嘱燕国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国听闻之后,为其之举深受感动,皆来归附拥护齐国。齐国为卫国赶走敌人,又为周王平定了戎狄之乱,一时之间,齐国的风头无人能及,大大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威望。当时的齐桓公在秋葵召开会盟,天下的诸侯皆来此赴宴,就连此前的大国周国都派了周王前往参加,周王不仅带了很多礼物,还和齐桓公以伯舅相称。这一系列的行为,无疑是在宣告,周国正式承认了齐桓公霸王的地位。后来,公元年,管仲病重,临死之前嘱咐齐桓公不可重用易牙等人,齐桓公应诺。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想了又想,他觉得管仲是心里太灰暗,觉得这个世上谁都不是好人,才会对易牙等人恶语相向,于是他觉得是管仲对易牙等人有偏见,在他看来,易牙等人是很善良的,于是齐桓公下令,将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召回了齐国,委以重任。直到两年之后,齐桓公病重卧床不起,才明白管仲的话。而此时的易牙等人,挑唆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君主之位与太子昭对立,一时之间,齐国内外人人自危。易牙还派人将齐桓公幽禁起来,隔绝了外界的一切联系,不给粮食和水,齐桓公靠着屋檐掉落的雨水苟延残喘,后来被断粮断水的齐桓公饥渴难耐,选择了自杀身亡。但由于他的儿子们都在争夺王位,没有人发现他已经升暇,所以无一人给他收尸。在后来,他的尸体在房间里停放了六十七天,被人发现之时,已经是尸虫满身,恶臭满天,无人可窥得其当年称霸一方的风采。新登位的齐君姜无亏为其收敛的时候,无丝毫悲痛。姜无亏继位几个月之后就被人杀死了,也就是说,齐桓公打下的江山,前后不过四十余年,便被后来的田氏齐国取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