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平民日常服饰,以及季节服装的变化

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更迭、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思想学术的飞跃、文学艺术的创造。历时三百余年的两宋,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是举足轻重的。

服装的样式亦或是服饰风格并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突然出现或是稍纵即逝,它具有其独特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脉络。而宋代汉族服饰作为文化的一个物化载体,也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并放射出一定的时代光芒,呈现出独特的衣俗风尚。

平民的服饰缺乏官僚贵族服饰的礼制意味,而衣服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平民的日常生活状态。而研究宋代的平民服饰,只有将服饰放到宋代平民的日常生活中。

一、春秋季节的日常服饰

春秋两季自古就常常被并称,盖因这两季气候相似,故而所着服饰也没有大的区别。“春种秋收”,春秋两季是农事起始与结束时,中国古代作为农业社会,春秋季节对于平民来说十分重要,宋代立春与立秋都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反映到服饰上,据史料记载,立春时有插戴幡胜的习俗,以庆祝春日的来临。

幡胜,又称彩胜或华胜,是一种用各色原材料剪裁制作的装饰品,因形似幡旗,故名幡胜。制作幡胜的材料主要有金银箔、彩色绢帛和彩纸,贵族及富裕人家可用金银箔、贵重丝织品剪裁制作,一般家庭则用缯绢等布帛做成,而贫者就只能剪彩纸做幡胜了。

至于立秋时节,则要戴楸叶。楸木是一种乔木,属紫葳科,其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宋人立秋戴楸叶,则是因“楸”与“秋”同音,以戴楸叶迎接秋日的到来。不过与立春各阶层男女皆戴幡胜不同,楸叶只有女子与儿童插戴。

春秋季节温差变化大,因此所着服饰随气候的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往往囊括四季的服饰变化。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服饰仍与冬季接近。直至农历二月一日,乃唐宋时的中和节,中和节起源于唐德宗年间,唐朝时是十分重要的节日。

宋代时地位逐渐被二月二日的挑菜节取代,“二月一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今惟作假”,中和节成为脱下厚重冬装,改服春装的日子。帝王“及进单罗御服”,百官“服单罗公裳而己”,平民百姓也从这一天开始穿着春装。

宋人还有簪花的习俗,无论男女,皇室贵族与平民百姓皆喜爱插戴时令鲜花。农历三月乃暮春时节,百花尽开,“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所卖鲜花有数十种之多。

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立秋以后第一个节日,当时百姓十分重视。北宋时七夕前三五日,开封城内便“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其中尤以妇女儿童为甚。七夕当日,“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妇女对月穿针或将小蜘蛛置于盒内,谓之“乞巧”,儿童则穿着荷叶半臂效仿“摩睺罗”。摩睺罗,是七夕时供奉的儿童形象的泥偶人。宋时七夕节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家家皆用摩睺罗供奉牛郎、织女。进入八月,到了赏菊的时节,时人秋季也多簪戴菊花,尤其是重阳节,皆簪菊花、插茱萸,以避邪气。

春秋季节平民男子日常所着服饰,多为襦、袄、袍、直裰、背子等,深春初秋或着衫,下身则着裤。女子则多穿交领襦裙,外套背子或半臂。劳动时为劳作方便,男子多穿短袖,女子有穿裤装或短裙的。就服饰质料而言,主要有绢、绸、絁、罗、绫、绮等丝织品及麻布。当然,丝织品并非人人都用得起,不同种类丝织品的价格也差异很大。

两宋三百年间,不同时期纺织品价格浮动很大,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一纺织品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异。但总体来说,丝织品中以锦最贵,是丝织品中的贵族,甚至因产量有限,市场上流通很少,且价格不以铜钱而以银两论。其余丝织品中,缎的价格最高,绫、绮、罗次之,絁绸再次之,而绢价最低。

然而,即使是丝织品中最低廉的绢,同一时期价格也在一般麻布的两倍至数倍以上,因此当时至贫者只能穿得起麻布衣服,“贫家终身布衣,惟娶妇服绢三日,谓为郎衣。”

服色方面,尽管宋代服饰色彩种类繁多,染色工艺较为先进,染色的费用却十分高昂。1匹绢的价格为文,将其染成绯红色的费用就要1贯文,可见染色价格的昂贵。至于印染工艺,价格就更高了,难怪宋代统治者以其奢靡,而禁止服用印染服饰。

二、夏季日常服饰

初夏时节,所穿服饰大致与深春相同,不再着襦、袄,而穿着单衫。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与重阳节相似,端午节同样通过佩戴饰物来攘灾祈福,当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系五色丝同时也为纪念屈原,另外当时的平民百姓还会佩戴苦棟叶

而端午过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避暑变成宋人的一件大事。富裕者购买冰雪消暑,普通百姓无力买冰者,则以时令果瓜消暑,或者食用冰糖菉豆、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等冰雪爽口的小吃。

另外,根据《梦梁录》与《武林旧事》记载,当时临安百姓每到夏日,皆登舟泛湖,以纳凉避暑,至于服饰款式,也轻薄凉爽为主,男子日常所着多为薄衫,女子则多内着抹胸配对襟襦裙或背子,体力劳动者劳作时男子有单穿半臂、背心,下着短裤的。

服饰质料上,多用吸湿透气、轻薄凉爽的布料,其中麻布价格最为低廉是平民阶层最主要的服饰质料。但是麻布较之纱、罗等丝织品,其缺点在于质感粗糙,因此条件允许的家庭往往穿着纱、罗制作的服饰。

三、冬季日常服饰

宋代农历十月初一开始生炉取暖,称为“开炉节”,标志着冬日的开始。此日,朝廷赐百官冬衣,名为“授衣”,如《东京梦华录》所记:“十月一日,宰臣已下授衣着锦袄。”平民百姓的冬衣,按质料来分,主要有裘皮、毛毡、绵衣以及纸衣。

裘皮服饰是所有服饰种类中保暖性最好的,因而是当时主要的冬季服饰之一。裘皮服饰与兽皮种类不同、皮质毛色不同,品质与价格差异极大。狐皮、貂皮、鹿皮、虎皮等制作的裘皮价格昂贵,牛、羊、犬的皮毛价格则相对低廉,但总的来说,裘皮服饰的价格较之其他冬衣要高昂一些。

毛毡服饰分为毛纺服饰和毡布服饰,前者为纺织品,后者无纺。宋代冬季御寒的毛毡服饰,有毛衣、毛头巾、毛袜、毛手袋等,价格也是不菲,据《参天台五台山记》:“通事毛衣、毛头巾、手袋、毛袜等,直钱五贯,于了。”

绵衣,是在夹衣中缝入绵絮以保暖的服饰,价格较裘皮与毛毡较低,因而成为宋代下层平民最主要的冬季服饰。据《救荒活民书》记载,“元祐三年冬贫雪,民苦寒,多有冻死者”,救济赈灾的物资中“或为毡笠绵衣以御寒”。

两宋时棉纺织业尚未普及,绵衣所用绵絮并非棉花纤维,而是蚕丝结成的纤维,为丝棉。衣服质料则为麻、绢、绫、绮、缎等,所用质料不同,绵衣的质量及保暖效果也有不同,但绵衣最重要的还是绵絮的用量和品质。

绵絮的用量,据《宋会要仪制》,天圣七年,三司规定十月一日授衣所用绵絮:“今行条件内,衣袄每领用绵八两。”这个用量,应少于正常绵衣用绵量。北宋时不同时期、地点,绵絮的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大致都在每两文以下。宋代物价总体而言,南宋要髙于北宋,南宋绍兴年间,一两绵折价文,价格上涨了数倍。

宋代平民的收入,据《宋代物价研究》所考,乡村下层劳动者每天的收入在几十至文之间,城市贫民每天收入则在至文之间。而城市消费水平较乡村为高,这些收入也仅够满足一天的生活费用。

据《嘉定赤城志》记载:“农工商贩之家,朝得百金,暮必尽用,博弈饮酒,快一时,一有不继,立见冻饥。”在这种收入微薄的情况下,尽管绵衣价格不高,许多贫苦百姓仍然消费不起,只好穿着纸衣过冬。纸衣是贫寒者过冬的服饰,确能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但是也有着不透气的缺点。

冬至、元旦与元宵是宋代冬季最重要的三个节日,为庆祝这三个节日,各阶层人士皆要穿着新衣或华服。《武林旧事》记载冬至日“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元旦,即正月初一,俗称“新年”,其前一日为“除夕”,也称“岁除”,宋时已有除夕守岁的习俗。

元旦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元夕”,宋时有赏灯的习俗,“灯之品极多”,当日妇女佩戴各种节日饰品。

总结

可以说,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写在身上的历史。因此,通过对宋代平民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出当时的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的社会风貌。

而平民服饰缺乏官僚贵族服饰的礼制意味,“衣食住行”是他们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因此平民服饰更多体现的是平民的日常生活状态。研究宋代的平民服饰,只有将服饰放到宋代平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体现研究的价值。

通过这些对平民服饰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宋代的平民服饰在承袭唐代的基础上,以服饰文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平民自身对于服饰发展的诉求以及宋代社会背景的推动,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