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核电公司”)而言具有特殊意义,走过了70年的风雨,迎来了70岁的生日。中电建核电公司从成立之初的26名青年志士,发展成为拥有一流的设计、调试、监理和施工能力的余人的“铁军”队伍;从筚路蓝缕,到跨入世界强企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的A级全资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不仅仅是资产规模和经营数据的发展变化,更是经验的积累与理念的赓续。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大众日报》记者对中电建核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法书进行了专访。
白手起家一路生花
年,原鲁中电业局地方电业工程科,在海岱辉映的孔子故里孕育而生,成为山东省首个电力施工单位。自此,一家集设计、施工、加工修配于一体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呈现在世人面前。
刘法书介绍,老一辈电建人白手起家,以启山林,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电建铁军。进入八十年代,在十里泉发电厂5台12.5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前身山东电建二公司平均每年投产1台机组,首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率先创造了“工期短、质量好、投资省、效益高”的十里泉建设经验,并迅速在全国推广。
在九十年代的华能德州电厂建设中,公司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一年投产两台30万千瓦机组,被能源部树为全国电力建设样板工程,创造了“拼搏奉献、科学进取、争创一流”的“华鲁精神”。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装备的日新月异,公司承建机组从早期的亚临界机组,逐渐扩展到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年,在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国投北疆电厂百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中,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成为当时百万千瓦机组的样板。
一座座精品工程恰似如椽之笔,描绘出一幅“国际优先、核电领先、市政争先、风光抢先、火电巩固、优势多元”的动人画卷。中电建核电公司成立70年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能耗少的“钻石工程”,先后建成核电、燃煤、燃气、生物质、风电、光伏等大型电站座,总装机容量131兆瓦,承建工程荣获省部级及以上优质工程奖多项,写就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电建答卷”。
绿色发展风光无限
绿色,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之中那一抹最亮的颜色;绿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排头兵”。在刘法书的眼中,一望无垠的风机、太阳能光伏板正在将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变成中电建核电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滋养整片神州大地。
中电建核电公司深入研究煤电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积极参与煤电余热废气综合利用、老旧机组改造升级,成功中标了公司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实施了全国首个整县分布式山东能源沂水5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的山东省首批首个调峰类储能示范华电滕州储能项目并网投产,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先后承揽新能源项目个,建设完成光伏电站32座,风机吊装余台,总装机容量10兆瓦。
正如刘法书所言:“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产业,改善一方环境,惠及一方百姓。”中电建核电公司在新能源发展领域,从一名懵懵懂懂的“追风”少年,逐渐成长为伟岸壮硕的“新型能源”硬汉;从踌躇不前的“尝蟹人”,到“叱咤风云”的新能源“领舞者”。中电建核电公司也在刘法书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破茧,实现了公司绿色产业的华丽转身,为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国际视野
千年之前古丝绸之路的盛况犹在刘法书的脑海里,如今一幅美美与共、民心相通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共商、共建、共享,在中电建核电公司国际化团队的辛勤努力下,一座座带有“POWERCHINA”印记的海外工程,因“一带一路”的延伸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美丽的茶荣海岸,由中电建核电公司建设的越南沿海二期2×兆瓦燃煤电厂工程1号机组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闪烁着当地民众“梦想照进现实”的几多喜悦和笑脸。年6月,这座公司在东南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项目,较约定工期提前28日投入商业运行,中国同类型机组首次在境外通过%的FCB性能试验,充分彰显了公司海外项目的管控能力。
中电建核电公司大力践行“国际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深耕重点国别市场为导向,国际业务覆盖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地区,先后建成沙特PP8、印度GMR、越南沿海二期等国际机组工程30余台,总装机容量.8兆瓦。其中印尼龙湾电站3×兆瓦项目被评为境外优质工程奖、马来西亚曼绒0兆瓦电站项目被美国《电力》杂志评为“最佳工程项目奖”、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站项目获“巴基斯坦政府杰出成就奖”和“电力行业设计金奖”。公司依托在建项目的执行,植根当地,辐射周边,全力以赴搞开发,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逐步实现独立营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公司海外业务“走得出、立得住、站得稳”,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型国际工程公司。
创新为要发展为本
“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标先进,才能趟出企业发展的新路子。”自年4月担任中电建核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的第一天起,刘法书就将改革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公司各项工作中。
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对企业自身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中电建核电公司紧跟国家科技政策,完成了“三高企、三中心、一实验室、一机构”等研发平台的建设和认定工作,走在了中国电建集团乃至电力行业的前列。公司将深入研究国家能源政策和发展趋势,继续在“高碳”上做减法,在“低碳”上做加法,用好并擦亮核资质“金字招牌”。从工地上的“金点子”到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从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电建核电公司高度重视成果产出和转化,总结形成企业级工法项,省部级工法项,国家级工法2项,拥有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项。
面对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面对国内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刘法书深刻地认识到,风险挑战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创新,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中电建核电公司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刘法书坚信,唯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仅年,刘法书就先后对人(次)中层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和调整,其中提拔27人,谈话诫勉4人,书面诫勉6人、降职7人、免职3人,干部任前谈话67人次。通过这一次大刀阔斧的领导岗位调整,使得公司干部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发展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优了就是竞争力。”刘法书在公司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研讨会上如此强调。
56个基层党支部、在岗党员名,这样一个严谨的组织和优秀的队伍,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中电建核电公司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引领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推动公司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今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部署,公司重点开展了“政治引领、示范引导、建优体系、建强基层”的“双引双建”工作,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今朝展锋芒,未来犹可期。在加快建设电力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刘法书与中电建核电公司全体员工一路同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坐标、把准定位、干出精彩,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公司成立70周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左丰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