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56岁这一年,他被提拔做了代理大司徒。
从级别上说,这算是鲁国的最高官员了。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代理大司徒以后干的大事,是杀了一个叫少正卯的人,所谓“诛少正卯”。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和和气气的老知识分子怎么就狠心杀人了呢?
01杀气凛凛的孔子形象
司马迁的原文写的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鲁大夫”这三个字,说明少正卯这个人的身份是大夫,也就是级别比较高的贵族。而他的罪名是扰乱社会秩序。这样来看,的确是件大事。
但有学者考证这件事是后人伪造的,这个虚假记载让孔子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原因之一就是在孔门弟子编著的《论语》、《礼记》里面,别说没有杀少正卯这件事,甚至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
司马迁记录的这个故事,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出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这本书。书里说,孔子代理大司徒的第七天,就下令杀了少正卯。
至于罪名,孔子是这样说的:这个人虽然没有犯盗窃这类常见的罪行,但思想很危险:他的行为怪癖而坚定,言辞虚伪而有说服力,学的都是荒谬的道理,而且涉猎很广。他还喜欢召集很多人一起议论时政,会引起动乱,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不能不杀!
按照《荀子》的记载,少正卯不是什么简单的刑事犯罪,而是有思想跟政治问题,跟孔子主张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所以被当成异端邪说和政治犯给杀掉了。
后来司马迁写《史记》,采用的就是《荀子》的这个说法。
到东汉时候,著名学者王充写了《论衡》,里面把少正卯案件写得更具体了。
按他的说法,除了政治理念不一样,少正卯还在教育事业上跟孔子作对,试图挖走孔门弟子。
再后来,“孔子诛少正卯”就变成了一个历史典故,人们经常拿它来说明这么一个道理:圣人不能光有慈悲心,该狠的时候也要狠一下。
但问题是,这条线索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少正卯在《荀子》里的形象,并不符合历史。
02杀人无法消灭学术
在荀子的笔下,这个少正卯感觉就是个跟孔子作对的反派学者,而且很有社会影响力。孔子杀他,是因为不赞同对方的政治理念,所以要打压、要批判。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还没有出现战国的“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根本没有两个学派的学者互相辩论、互相攻击的事情。这时代特征就对不上。
退一步说,如果“百家争鸣”真的提前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也不是把辩论对手处死就完事了。
按照学术争论的惯例,他得从学说上去批判对手,让大家都觉得少正卯那一套确实是错了。
但事实却是,孔子以及孔门弟子的所有著作,包括《论语》《礼记》等等,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更别说提到这个人的思想学说了。
就现有的春秋战国的史料来看,就只有《荀子》里记载了这件事、记了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孤证。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位少正卯,他肯定会有很多弟子和追随者,不然怎么谈得上社会影响力呢?
在孔子死后一百来年,出了一位大思想家庄子。这位庄子特别喜欢讥讽孔子,给孔子学说挑毛病。为此,他还虚构了很多孔子师徒出洋相的故事。但庄子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少正卯这个人。
庄子生活的年代可比荀子要早。如果真的有过这么一个少正卯案件,庄子肯定是要记载下来的,毕竟,这可是批判孔子的绝佳素材。
综上,“孔子诛少正卯”这件事应该不是真的,它更像是战国后期学者们编造的故事。
03那荀子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呢?
在荀子时候,“百家争鸣”已经很激烈了。学者们在辩论学术的时候,会常常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特别是荀子,他是个思想家里的铁腕人物,经常梦想靠国家政权来打击反对派。
很可能是他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了少正卯这么个倒霉角色,就为了说明儒家的反对派都应该镇压、杀头。
事实上,“孔子诛少正卯”这件事的真实性钱穆大师就认为是假的,所以他写的《孔子传》就没有记载这件事。
是不是说这件事就完全是荀子编造的、一点儿真实性都没有呢?
我们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传说都是虚假的,尤其是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增加了很多虚构成分,但其实它里面也往往有那么一点儿真实因素。
孔子当大司寇的这几年里,专门负责司法工作,那他肯定参与过判处某些贵族死刑的案件。
很有可能就是这类单纯的政治案子,在流传过程中被增加了虚构的成分,最后又被战国的荀子添油加醋,变成了一件镇压学术对立面的公案。
既然没发生过杀少正卯这件大事,那孔子当了代理大司徒以后真正做的大事其实是提升鲁国的世道人心。
《史记》说,孔子代理大司徒没多久,曲阜的治安就变好了不少,市场里也没人敢哄抬物价,大街上的男男女女更是没人敢牵着手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