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冬日的暖阳,牵一缕凉风,
我行走在湃桥南山村。
花园村依旧精致,
如小家碧玉般,娴静、典雅。
风雨,将绳祖桥的沧桑,
演绎的淋漓尽致;
又将南山亭的淡泊,
刻画的云淡风轻。
是谁,将藤蔓挽起,
浪漫的脚步,在花廊里徘徊?
是谁,又将蔬果高挂,
乡村的惬意,在坎儿井放纵?
大小姑源,
用一水清澈诠释了旖旎。
此刻的我,似乎已远离尘世喧嚣,
清心化成了白鹭,对着水面梳妆打扮。
那些缤纷的扰我梦境的思绪,
早已融化在碧波涟漪间了。
一座漂亮的廊桥傲然立在双姑源上,
我的脑海里不由冒出一句诗:
“水自廊桥怀里过,人于古木道中行。”
坐在廊桥上,看着桥下的碧水,
想象在晴朗的星空下,
应该更有一番美意吧,
定将是“桥廊风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龙”了。
晚饭后,应该有三三两两的村民,
携着爱人或朋友漫步在绿道上,
说说村里的趣事,谈谈农事的闲忙。
“林木葱茏百草荒,青青石板话沧桑。
四时吟唱风霜洗,千古沉眠履印量。”
古诗吟唱着黄岭古道的历史沧桑,
印证着这条千年古道的古今足迹。
家规家训,村规民约,文化礼堂,
一起承载着浦江历史上第一位尚书
“毛洪”的府邸。
走入古朴的尚书第,
让人不由放慢、放轻了脚步,
是不想惊醒这份清幽和静谧吧。
怀着一份欣喜,推开了南山民宿的大门,
如此的清净、素雅,
“蒹葭露冷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
应当就是这样的情境了。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南山村,如同诗经里描述的一般:
碧水潺潺,蜿蜒流淌;
南山幽幽,恬静安详。
大畈乡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