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在古代泛指读书人。
但是,最初的儒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
从儒字的甲骨文来分析,儒应该是个“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老者的形象。
当然,我们还应该从字甲骨文入手,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需字的甲骨文是人在雨中等待的意思。这里可以联想儒字的本意是指学习以先王之道浸润其身的人。(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巫师、术人祈求雨水的降临。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中国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殷商时期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称赞人殉为厚葬,厚葬遭到墨家的极度反对。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义,即柔。后来,被周公、孔子以及门生的倡导和宣传,逐步形成了“儒家”以及儒家思想。
正因为在中国古代“儒”的特殊职业和软弱的性格,所以“儒”也特指书生等以文为主的主体。比如:儒生,儒医,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雅(儒客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等词性都与“儒”的本质特点有关系。
那么,“儒学”、“儒家”、“儒教”是一回事吗?
其实,儒学是一种学说,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三者相同点也有所区别,需要区分开来。三者都有一个“儒”字,儒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以人为本,儒家的文化能为他人着想,以天下苍生为念。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