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世代务农,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博学多才;精通儒道,文武双全;经人推荐,辅佐越王,官至国相、上将军。越王兵败,他跟越王入吴为奴,助越王称霸之后,激流勇退,辞官经商。生意昌盛,富甲一方之时,他又将钱财分给乡里邻居、救济贫民。他淡泊名利,不贪图享受。
他就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他生于公元前年,去世于公元前年,字少伯,楚国人,越国相国、上将军。他军事上造诣很深,助越王称霸中原,著有《范蠡兵法》;他经商成巨富,定居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著有《陶朱公生意经》,是我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范蠡自小爱读诗书,博学多才,在县里小有名气,时任县长文种,也是青年才俊,二人一见如故,甚是投机,便相邀到越国发展,后被封为上大夫、相国。初到越国,正值吴国攻打越国,范蠡献计用死囚犯在阵前自杀的办法,扰乱吴军军心,从而打败吴国。之后越王执意攻吴,被围面临生死之时,范蠡献计求和,与越王一起到吴国为奴,越王幸免一死。在吴国,范蠡在看透吴王心里后,向越王献苦肉计,让越王尝吴王粪便以测吴王健康,来换得吴王的感动之心,而放越王回到越国。回到越国,范蠡付出全部心血,出谋献策,帮助越王安抚民心,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大力发展经济,把一个灭亡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并一举消灭了吴国,报了越王为奴尝便之耻。范蠡被封为上将军。
范蠡此时已功成名就,并正值越王勾践挥师北上争霸,正是他建立更大的功业之时,这位一向对形势看得很准的旷世奇才范蠡,向越王提出了辞去相国和上将军职务的申请,并不顾越王的劝阻,坚决离开,在临行前,他极力劝说自己的好朋友文种早点离开越王,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文种不听劝说,继续辅佐越王,不久文种就被越王杀害。满腹经纶、看透世事的范蠡,先后化名鸱夷子皮、陶朱公等,泛舟五湖,经营商业,他三迁住所,造就了万贯家财。
范蠡到齐国改名换姓,一家人凭辛勤劳动,发家致富。齐王听说他很贤德,就拜他为相,他归还了相印,将家产尽数分给了朋友、邻里,带领一家大小搬家到了宋国的陶丘,改名陶朱公,在那里经商。范蠡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没出几年,他经商积资又成巨富。传说范蠡的第三个妻子是西施,原本是越王勾践兵败被围,范蠡为救越王而向吴王夫差所献的美人。越国灭亡吴国后,西施随范蠡泛游五湖。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讲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