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飞机利用率的恢复正常,未来春秋航空的造血能力将进一步加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有望逐年上升。而公司造血能力持续优于引进飞机所需,公司现金储备将越来越多,负债率越来越低,未来要么加大飞机引进数量,要么提高分红比例或者加大股份回购。
本刊特约作者?钱宇锋/文
从春秋航空(.SH)发展的资金需求来看,假设正常年份公司每年引进12架飞机,根据分析和推算,平均单架飞机约4.22亿元左右,12架飞机对应资金需求是50.64亿元。强调一下,这里的50.64亿元是将飞机预付款抵消之后的实际开支,现金流量表上可能表现为投资性现金流出70亿元左右,而筹资性现金流入20亿元左右,但这部分筹资性现金流入并非借款,也不是增发,而是预付款的返还。
再来分析公司创造经营性现金流能力,后疫情时代,公司运营逐渐步入正轨,自我造血能力迅速恢复,在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8.38亿元的净利润,34.09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半年时间创造34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非常厉害的。
考虑到这半年是刚从疫情中走出来的第一个半年,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恢复,公司占用上下游产业链的资金也得到快速恢复,这就像一个蓄水池,原来已经干涸,现在恢复到正常水位,带来的一次性的现金流入。具体的说,主要是预收票款、应付起降费、航油费、维修费等各项费用,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大。
排除这些不可持续因素,仅考虑可持续的造血的话,从净利润还原经营性现金流,可持续创造现金的是净利润、折旧和摊销。由于民航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三季度是全年最旺季节,预计下半年还能创造15亿元净利润,折旧和摊销下半年和上半年变化不大,推测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有望达到60亿元,其中可持续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46亿元。
由于年飞机利用率比正常年份低了30%,如果后面飞机利用率恢复正常,假设公司利润达到33亿元,到时候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将达到56亿元。
买一架飞机究竟要花多少钱?
飞机成交价格是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对外披露,平时看到的都是目录价格,也就是卖家自己对外宣称的报价,实际价格是买卖双方商业谈判后敲定的,有些折扣少一些,但是可能会附赠维修服务包,有些折扣多一些,其他服务可能就少一些,总之,实际成交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可以探究一二,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公开的,根据会计记账的一些原则,公司花钱构建的固定资产,是要入账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固定资产的变动,来大致推算飞机的成交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用这种方法倒推成交价格,算出来的只是平均价,如果当年购买的机型多样,也只能得到平均价格,无法具体到每个型号的价格;另外,如果航司购买了二手飞机(经营租赁到期转自购),那么对平均价格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我们选取年年末至年年中,这长达4.5年的时间作为观察窗口。
公司在年12月的机队是:“截止本月末,公司共运营81架空客A飞机,其中自购飞机40架,融资性租赁飞机1架,经营性租赁飞机40架。”到年6月机队的:“本月新增1架Aneo飞机,引进方式为自购。截至本月末,公司共运营架空客A系列飞机。”
我们只考虑自购的飞机和融资租赁的飞机,因为其都计入固定资产。那么,年12月有飞机41架,截至年6月末,一共增加飞机28架,包括2架Aceo、18架Aneo和8架Aneo。
年年报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披露,期末余额为.02亿元,即平均单架飞机3.15亿元。年年中披露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2亿元,相比年年末,增加了.1亿元,飞机增加28架,平均单机价格4.22亿元。
再从投资现金流看买飞机花多少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