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曹刿与鲁庄公论战,通过语言对话与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帅形象。曹刿观察细致、谋划周密,看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史记》中曹沫作为刺客鼻祖历史留名。为了维护鲁国尊严,好勇尚力,表现出一个刺客忠义诚信的品质。在司马迁所记录的刺客中,唯一一个完成使命而又存活下来的幸运者。
从两书中来看,此二位性格反差太大,一个沉着细致、重礼知义,一个大胆莽撞、好勇尚力,很难让人相信此二人为同一个人。
然而,专家从刿与沫古字读音相似;从曹刿和曹沫同时代,均跟随鲁庄公;且均是围绕齐鲁之间所发生的故事。由此,专家参照各种史料著作判断曹刿和曹沫为同一人。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毕竟两本史书两个作者,都想“成一家之言”,所以难免有所倾向,刻画人物自然性格有差异。
史实究竟会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左传》中的故事。
《曹刿论战》仅有三百余字,但是小故事干脆利落,人物形象鲜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曹刿同乡的人就跟他说:“吃肉的人谋划的事情,又有什么好参与的呢?”曹刿说:“吃肉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规划。”于是进见。
这话里透露信息:第一曹刿当时是非常普通人,没有资格吃肉;第二鲁庄公算是平易近人,进见比较容易;第三鲁国缺乏极度人才,曹刿乡下人都知道他们拿不出来长远谋划。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进见之后,在友好的氛围中同鲁庄公进行了非正式会谈。
译文:曹刿问:“您凭什么来作战?”
庄公说:“衣着食物,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们分给别人。”
曹刿:“小恩小惠不能遍及所有人,百姓不会跟从的。”
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祝史祷告时不虚报,一定如实报告。”
曹刿:“小小的诚实未能使神信服,神未必会赐福。”
庄公继续说:“大大小小的狱讼官司,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办理。”
曹刿:“这是为百姓尽心办事之类,可以凭这点来作战。作战时,请让我跟随您一起去。”
对百姓的小恩小惠并不能取得支持,对神虔诚也未必会赐福,真正决定胜败的是为百姓尽心办实事,如此才是获得胜利的保证。
从此处可以看出,曹刿慢慢引导鲁庄公,也是告诉各位读者,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民心,而不是小恩小惠施舍给身边人或者求神拜佛表虔诚。曹刿有理有据,不急不躁问答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译文:庄公和曹刿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再等等。”当齐国鼓声响了三次,曹刿说:“可以了。”
一战之后齐军溃败。庄公又准备驾车追击,。曹刿再次阻止庄公,“不行。”曹刿下车察看齐军的车辙,再登上车,扶着车前面横档的栏杆远远望去,“可以追。”这才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战胜之后,庄公问曹刿原因,毕竟再三阻止庄公。曹刿回答说:“作战靠勇气,第一通击鼓振奋士气,第二通击鼓就减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士气衰竭的时候,我们的士气高涨,所以能战胜他们。齐国是大国,行为难以琢磨。他们虽败退,我担心有埋伏,所以下车看见他们车辙混乱,登高望去他们旗子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
现在来看这些理由说服力也不是那么强。既然击鼓次数影响士气,为什么非要击鼓三次?直接一通鼓声到底就是了。车辙混乱、旗子倒掉,如果齐国真有埋伏又将如何?向来诱敌深入的“溃逃”不容易被发觉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了。
再看看《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小故事字数仍然不多,而且仅围绕齐鲁柯会盟,曹沫以刀劫持齐桓公,当场逼迫齐桓公将侵占的鲁地退还给鲁国。
齐桓公当场答应,事后也曾想反悔,经管仲劝谏,不可背约失信,于是齐桓公果真割还鲁地。谁承想,这么一个举动让诸侯国崇拜感动,认可齐桓公诚信的道德品质,为后来齐称霸树立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曹沫的形象恰恰与齐桓公相反,恃勇好力,冲动果毅,自己一时快意反而置鲁庄公安危于不顾。成功,固然可喜。万一失败呢?如果齐桓公就是耍混蛋了,岂不是鲁国在柯结盟人员一锅烩了?
当然,在这个小故事前后交代背景里,司马迁还透露了一些信息,对于曹沫形象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鲁)庄公好力”,曹沫因为身体强壮有力,或许还有点功夫,所以能够在鲁庄公身边做事。
第二,“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曹沫不是合格的将领,缺少智谋。
第三,鲁庄公并没有因为曹沫屡次败北而将他免职,“犹复以为将”。要么为后来劫持齐桓公提供可能,要么就是鲁国太缺人才。
第四,齐桓公没有背约失信,春秋时代还是比较重信重义,一诺千金。
第五,曹沫“北面就群臣职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胆识过人,稳居刺客之首。
除了《史记·刺客列传》详细记录这个小故事之外,在《世家齐太公》和《世家鲁周公》同样均对此事件做了记录。
齐国内乱,先是齐襄公被堂哥公孙无知杀害,公孙无知游玩雍林时又被当地人袭击杀害。
鲁庄公九年,同时也是齐桓公元年,齐国没有了君王,同为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均有机会继承王位。
公子小白受国内诸侯召唤从莒返回,鲁国护送公子纠回齐,均为庶子,机会相对均等。现在比拼的是时间,谁会回去的早,谁就可能为齐王。
此时,管仲仍在辅佐公子纠。管仲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所以自己带了一队人马,提前到小白要经过的路上设伏袭击。小白假装中了管仲一箭,受伤而死迷惑管仲,躲进拉尸体的温车快速返回了齐国。
管仲快马加鞭派人通知鲁国护送队伍。公子纠他们一行获知消息之后,不再着急赶路,而是悠哉游哉、不慌不忙的往齐国走。
小白返回齐国就任,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从齐国派兵阻击公子纠的护送队伍。这时已经进入秋季,齐鲁交战于乾,鲁兵败走。
齐桓公要斩草除根,就写信给鲁庄公要求他们杀掉公子纠,并且将纠的两个辅佐助手召忽、管仲捆绑送到齐国来,必须剁成肉酱才能称心快意;并威胁不按照齐国说的做,将派兵包围鲁国。
鲁庄公十年春,这个时间是《左传》记述曹刿论战的长勺(今莱芜)之战发生时间,还应该是齐桓公上任的第二年,在秋天阻击鲁国送公子纠回齐护送队伍之后。鲁国护送队伍逃回之后,应该是齐国逼迫鲁国杀掉公子纠以及引渡召忽、管仲。
从《史记》来看,是鲁国人最终无可奈何,在笙渎(今菏泽)杀死了公子纠;而召忽迫于无奈选择了自杀,管仲没有直接赴死,而且让鲁国囚禁送到齐国。
继续看《史记》,《左传》所说长勺之战鲁国战胜了齐国,大家都会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了。只存在一个可能齐国在获知公子纠已死,召忽自杀,而囚车拉回了管仲。齐国上述目的均已达到,所以从长勺急速撤军了。
《史记》记载,在堂阜(今蒙阴)就给管仲脱了枷锁,这应该是远离鲁国,在回齐国的路上的事情了。
后来,就是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五年,齐伐鲁,鲁即将失败,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今宁阳)以求和平。于是就有了齐鲁柯(今东阿)会盟,曹沫持刀劫持齐桓公,要求退还侵占鲁地。
从曹刿论战看不出曹刿有多么高的军事素养,在战略战术上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说曹沫就是曹刿无不可,也从而验证了《史记》中曹沫带领鲁军抵抗齐军三战三败,输的仅剩下国都了。为了挽回一个将军的面子,曹沫刺客的冲动占据了上峰,所以齐鲁在柯地会盟时,曹沫携刀直上劫持了齐桓公。
读历史不纠结于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要想想为什么会发生,纵横联系事件发生的必然性,然后加以规避或者吸取经验。就像后来齐桓公能够称霸不无道理,父死兄亡的苦难经历,装死迷惑管仲,高、国两大夫的支持,虚心听从鲍叔牙建议,卑身厚礼聘任管仲,赈贫赡穷取悦百姓……
司马迁写刺客曹沫的用意,无非是说个人并无法改变鲁国弱小势微的局面,也无力阻止齐国强大,称霸诸侯,只是凸显了春秋时代重信然诺的社会风气。
《左传》用曹刿无非明确战争的真正依靠是人民,而在战场上将军一定要谋划周密,细心观察,适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