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但有的人却能够名垂青史。而有些人的出生和死亡,就像路边的花开花落一样,没人会在意,更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丁点儿痕迹。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广为人知,就是因为这故事被写入了教材里,正因此才能一代一代地得以传播。那么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是谁呢?为什么语文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典故。
司马光,年出生在河南信阳光山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除了广为人知的“砸缸救人”的事迹外,他还留下了一部广为人知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当然,在官场上,司马光也混得风生水起,曾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由此可见,强者的强,是全方位的强,一个人长大后能不能做出成就,在他小的时候就能看出一二了。
据《宋史》记载:“司马光7岁时,就长得像大人一样了,他特别喜欢听别人讲《左氏春秋》,等自己了解了大意后,就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司马光就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饥渴和寒暑。
有一天,一群小孩在院子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调皮的小孩,就爬上了大缸,但一不小心就失足掉进了缸里。看到小伙伴掉进缸里,其他小孩都被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淡定地捡起石头,把缸砸破、使水流出、救出了小孩。
正因为有了对比,才能显示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你看:其他小朋友都被吓跑了,而7岁的司马光却能从容不迫地砸缸救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故事到这就结束了,那么被救的小孩到底是谁呢?
被救的小孩,到底是谁?
自古以来,歌颂完伟人之后,故事也就结束了,因为小人物不值得被提起。正因为被司马光救起的小孩,只是个无从考证的小人物,所以语文老师也就从不提他的名字了。
那么被救的小孩,到底是谁?在光山县上官姓氏的族谱里,有这样的记载:家族中有位名叫上官尚光的人,曾失足落水被司马光救起,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还特地为了司马光建造了一座“感恩亭“。
除此之外,在任何正史上,都没出现过:关于这个上官尚光的记载。因此被救的小孩的信息,也就无从考证。而能被写进教科书的故事,都得有据可循,正因此,语文老师才从不提起被救小孩的名字。
人生智慧
如果这个被救的小孩,能做出和司马光一样的成就,那么他也就能够名垂青史,后人也能找到他被救的依据。只是大人物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像这个被救的小孩一样:在家族里留下一点活过的痕迹。
总有人在苦苦追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活着仅仅就是因为不能死,因为肩上还有责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因为不赚钱的话,就没法尽责而已。所以,不必纠结,活在当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