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坛高手如云,但是要说站在巅峰之人,首推苏轼和辛弃疾。苏轼自不必多说,被后世誉为“苏仙”可见其在宋代文坛的地位,辛弃疾也是不逞多让,被后世尊为“词中之龙”,是宋代词坛唯一能和苏轼相媲美的人物。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和苏轼同样属于宋词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那么辛弃疾那么多词中哪首写得最好呢?明代杨慎在《词品》中便曾言“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永遇乐》为第一”。而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也使用了他最擅长的一种写词方式,那到底是什么写词方式呢?《中国诗词大会》便曾考过《永遇乐》,从中我们也能了解到辛弃疾最擅长的写词方式。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指?
A.孙仲谋B.刘裕C.刘义隆
这道题正确答案应该是B刘裕,但当时诗词大会现场竟有26位诗词高手不懂,答错了这道题。而答错的人中很多人都选择了A孙仲谋?这又是为何呢?我们品读这首词便能发现问题所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6岁。他一生以收复中原为志,但是南宋朝廷羸弱,再加上多数时间主和派在朝堂中占据优势,让他的志向只能如镜花水月般。这次好不容易主战派积极策划北伐,辛弃疾被重用,本应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奈何当时独揽朝政的韩侂胄却是轻敌冒进。面对这样的情况辛弃疾忧心不已,于是他在登临京口北固亭远望,写下了这首词作。
诗词大会上有些选手之所以选错这道题,主要是因为在上阕中出现的人名只有“孙仲谋”,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寄奴”指的就是孙仲谋。
但实际上这首词上阕描写了两个和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从“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他曾在京口建立京城,击败了来犯的曹操军队,可以说是英雄了得,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已无处可觅,而他留下的舞榭歌台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变作尘埃。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宋武帝刘裕,他的小名叫做“寄奴”,曾以京口为基地平内乱,两次挥师北上几乎收复中原。这两位英雄人物词人都很是钦佩,但是他们的功业最终也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剩遗迹。
下阕前三句描写的则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封狼居胥”的典故,他立志恢复河南,在元嘉二十七年更是怀着必胜的信心北伐,最终却以失败结束,直接导致了北魏的大举南侵。词人这么写也是希望南宋这一次的收复中原能够借鉴这些历史教训,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接下来则是词人从之前古代的事情转入当下情形的描写,在43年前词人还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奋战,“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则是借古喻今,表明中原沦陷已久,当地的人们已经安于外族统治,这和词人43年前的奋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随时可以为朝廷征战收复失地,自己虽然年老,但是和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丝忧虑,怕自己不被重用报复难以实现。
细细品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会发现,他采用了很多的典故,倘若对这些历史典故没有了解,那么就很难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词作中夹杂大量历史典故也是辛弃疾最为擅长的写词方式,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便曾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这也正是表明了辛弃疾酷爱用典的写词习惯。
正是如此,所以诗词大会这道题26位选手答错的情况下,便有观众调侃道:这得怨辛弃疾,因为他太爱用典故,这首词中典故更是一个接一个,有些选手对此不了解也是情理之中。
对于辛弃疾酷爱用典的写词习惯,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