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陕西西安,几个村民为了便于灌溉在田边打井。结果水源没找到,反而找到了可以印证武王伐纣的神秘文物。
当时西安临潼县南罗村的几个村民为了给村子里多寻个水源,就打算在田边打井试试。当村民们费尽力气在地上打了个颇为深邃的洞口,却发现了洞口中非但没有喷涌而出的水柱,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居然把打井用的工具掉进了洞里。
村民们不肯甘心,找了一条草绳,开始派人到洞口里面寻工具,结果非但找到了个工具,还发现了个地窖。村民们在取出了工具后回到村里,字里行间多少透露出了挖井挖出地窖的消息。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当地的文保部门,专家们察觉到这座地窖非比寻常,很可能实际上是古代用于存放物件的场所。经过考古队对地窖进行了一番初步的勘探后,确认了这座地窖是西周时期所建造的,并且从中发掘出土了包含鼎、尊、壶等各式青铜器件。
这些文物的价值本就价值连城,而且其中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直接将上古神话和历史连接在一起,引起了整个学术圈的轰动。
这件文物就是利簋[guǐ],是古代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用来盛放饭食的青铜器皿,同时也是重要的祭祀礼器,往往配合鼎进行配合使用,大概是我们如今的大碗。这个利簋高约28厘米,口径为22厘米,重量大概在8千克左右。
从外观来看,上半部分呈现圆形,肚鼓,两侧还有一对兽形耳,下半部分则是方形底座,造型庄重,是西周时期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其中,在腹部的为带有几分如今难以理解、略带怪诞的饕餮纹,圈足则是以夔[kuí]龙纹作为装饰,不仅体现出西周早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
在利簋腹内底处铸有四行铭文,这才是这个利簋给整个中国乃至于世界考古界最大的价值。那么这个价值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按照西周时期的礼仪,天子可以享受“九鼎八簋”组合的最高礼仪,而巧合的是这个利簋恰好就印证了武王伐纣的历史时间。其实,如今大家所熟知的武王伐纣的历史时间,在以前一直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那时候,武王伐纣往往是以神话形式进行演绎,比如著名的《封神演义》就是以小说形式演绎了西周取代商朝的过程。巧合的是,在利簋底部的铭文恰恰以文物的形式成为了武王伐纣的实证,只见铭文中写道:
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这段话其实写的就是武王与纣王交战的史实,由于周武王打破商朝军队,就赏赐了一份铜料给当时的有司(其实是西周的官职)——利(人名)这个人。受到赏赐的利自然高兴得很,就用武王赏赐给他的铜料铸造了这个宝物,记载下了这次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这件青铜器也就被取名为了利簋,又有“武王征商簋”。
这件文物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有关牧野之战的唯一实物。要知道,一直以来专家们对牧野之战的时间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中外学者根据不同的文献和历法得出了不同的时间,甚至超过了40种推断,而且时间跨度极大,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而最晚的则是公元前年,居然差了整整年。
而这些铭文中最重要的恰恰是“甲子朝”几个字,正是这几个字让专家们通过历法准确推算了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也就是公元前,也为商朝与西周的朝代划分提供了最直接的考古依据,对中华文明的意义可谓深远。
这也让不少网友都在畅想,既然有武王伐纣的文物可以印证,会不会将来还会出土更多文物,证明那些流传于上古神话实际上是历史呢?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能发现一些遗失的历史、遗失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