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异大吗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39.net/pf/a_5941786.html

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各国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出现了文字异形的现象,这种现象至战国时期尤甚,同一个汉字的写法往往是齐楚有异、秦燕不同,七国文字的差异非常明显。

尤其在竹帛、货币、玺印、陶器、漆木器等带有浓厚列国文化气息的器物上,出现了各种字形纷繁、异国人难以辨认的字体,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

说明当时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文字有差异,然而六国之间的文字也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六国的民间还存在一种更加简化草率、讹变奇诡的字体。

正如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所说,天下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以至于秦灭六国统一海内后,首要大事之一就是要实现天下文字的统一。

0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文字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社会过渡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古发掘表明早期的甲骨和陶器上已发现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如在距今年前的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甲骨上,个别契刻符号的形状与殷墟甲骨的字形已相近似,很可能这就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

不过这些文字很零散,还看不出它们与语言的直接关系,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数总共达五千以上,象形字很多,战国时期人们将甲骨文的造字法则归结为“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字形变化很大,拿象形字来说,一字的笔画多少不固定,直到秦统一文字以后,才一字一形,固定笔画写法。

至于金文,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古老文字。

金文的流行时期很长,从商代一直流行到战国时期,

不过商代的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字数不多,而且一般铸在器物底部等不明显的位置,多为贵族族徽或人名,不占显著地位,

金文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还是在西周时代,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周人在青铜礼器上铸刻了大量铭文颂扬祖德、刻记功烈等等,用来加强和维护其宗法统治。

02春秋战国时代,文字的形体走向变得多样

春秋时期开始,金文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国的青铜器增多,各国的金文风格也有了差异,写法也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晋国出现了尖头肥腹的笔形,拿“智君子鉴”来说,很像后世人说的“蝌蚪纹”;而南方的楚国则出现了近似图案的文字,笔画多曲折,很像所谓的“鸟书”。

工艺的进步、毛笔和铁器的运用,使得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都一改往日凝重端严、大气磅礴的风格,变得清新秀丽起来,而文字的形体走向也随之变得多样。

从出土文物看,青铜器铭文、古玺文字均见于南北方,而简牍、帛书则仅见于南方;盟书、石刻文字则仅见于北方;从书写材料看,南方书法多与竹帛有关,北方书法多与玉石有关。

总之,南北风格区别很明显,北方以齐国为中心,南方以楚国为中心,齐书整齐而楚书流丽,

至于秦国,则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

小篆多用于郑重的场合,隶书则是平常书写使用。

不过所谓“书同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在短时期内全面实现的过程,

由于秦王朝短促而亡,其实并没有能够真正完成文字统一,

“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

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以致汉时以渊博著称的学者也已经难以通谙先秦的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