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资治通鉴,不得不了解的一些知识

《资治通鉴》是什么?只要上过学的,基本都知道。但要展开说说具体是什么?多很多人可能就犯难了,知道是我国的经典著作,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但究竟好在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一个虽有读书习惯,但历史类书籍涉猎较少的人,我也只能是知其大名,不知其所以然。

也许是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也可能是虚荣心作祟,感觉总该读一些经典著作来丰富自己的阅读履历,显示自己的文化内涵。

但奈何《资治通鉴》可不是传统经典中的“软柿子”,它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卷,历时19年完成。

先不说内容的庞大,单看作者的朝代,也能知道整套书自然不会是白话文书写,只能是文言文,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但还好,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在发展,看不懂的书,可以找到专业人士解读版来帮我们理解。如此一来,为了读懂《资治通鉴》,我就找到了《资治通鉴熊逸版》。

为了让我们读懂这套书,作者熊逸如庖丁解牛一般为我们进行拆解。为了拆解这本书,他用了7把“刀”,不只是追本溯源,对存在偏差的内容进行修正,更是将古代思想和现代思路融会贯通,以便于现代人观古思今。

虽然如此,像我这种历史小白,为了读懂这套书,还是去了解了一些知识。在此记录分享,以便于为更多初入门者借鉴。

1、史书的分类

翻看这套书的目录,会发现整个书的布局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详细记录了周天子在位每一年的大事件。

基于此种编排方式,我去补充了相关知识,史书的编写方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等各种类型。

《资治通鉴》是典型的编年体史书,也就是按照在世皇帝的年号记录历史事件。这种记录方式比较简单、直观,可以清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呈现。但缺点是跨越时间线比较长的事件,容易被切割,造成前后联系困难。

作者在解读的时候,为了缓冲这种记录方式带来的信息断层现象,会把重点事件进行更深度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印象,便于前后关联。甚至为了让我们理解时代背景,亦或者是某项事件的影响,作者会用国内外诸多案例进行类比,这无疑对于像我一样的历史小白,是一种比较友好的解读方式。

通过史书的记载方式,其实也可以用于我们日常的写作或者是事件表述中。当时间跨度不大时,通过时间线串联起整个事件,是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表述方式。

2、儒家的适用性

我看的这套《熊逸版资治通鉴》第二辑主要记录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不断,还有儒家的兴起。

在看这套书之前,我对儒家的认识更多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在这套书中,却发现儒家文化似乎没有印象中的“体面”。

孟子游历各国,推行儒家文化,崇尚以“仁”治天下,得到了尊重,却没有得到重视。各诸侯国的国君,往往是给予孟子较高的礼遇,却没有国家肯真的推行仁政。甚至宋国听了孟子的话,推行仁政,最终惨遭灭国。

为什么孔子、孟子都没有得到重用?为什么儒家文化并没有给国家带来想要的兴盛?

若是能够纵观历史,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是对于我这种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实在有些迷茫。

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反复研读,请教他人。最终发现,不是儒家文化不好,而是在那个时代不匹配。

施行仁政,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慢慢展现效果。但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的疆域版图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给诸侯国慢慢施行仁政。也正是因此,孔子、孟子才没有被重用。

把时间线拉长,当秦统一六国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越来越受重视,甚至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独尊儒术”的现象。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施行了仁政的宋国惨遭灭国?

也是因为实力和朝代的问题。在一个生存为首位的时代,根本没有时间给一个弱小的国家缓慢蓄力。宋国的问题不是错信了儒家文化,错的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当下境遇,选择合适的生存之道。

当时的宋国实力尚不足,先做的应该是强劲国力,而不是一味讲求仁政。这就像当周围都是豺狼虎豹,却想要用善良来求得生机是一样的。

错的不是儒家文化,而是不会运用的人。

所以立足于我们如今的生活,可借鉴两点:

1、善良也要讲求时机,否则一味的善良只会是软弱的表现。

2、任何好的工具、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结合当下需求、环境进行选择,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书读未半,已感受到了这部历史巨著所带来的巨大收获。开卷有益,翻阅历史的画卷,总能带给今人丰硕的思考感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书中读历史兴衰,品当下百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