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这个时代的名称,就是来自于《春秋》这本书。在古代,人们用春和秋来代表一年,所以春秋在古代就是时间的代名词。
而《春秋》这本书,其实是鲁国的史书。这本书据说是经过了孔子的编撰,但是究竟是真是假还没有定论。“孔子作春秋”最早见于孟子的记载,在此之前,儒家的文献中都没有这个说法。
自孟子后,所有的儒家弟子都坚信确有其事。所以《春秋》的地位就变得非常高,他的创作手法和记事原则也备受儒家弟子的推崇。以至于后来的许多散文都受到了《春秋》这本书的影响。
影响深远
“李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诗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如果你大学念得是文学有关的专业,更是离不开李白。他有一句诗: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相传孔子作《春秋》的时候,到鲁哀公十四年,鲁国在山林之中捕获到了一只珍奇的动物,大家都不认识,所以叫孔子前来辨认。孔子来了以后,告诉大家这是一只麒麟。但是春秋时期,孔子认为礼乐崩坏,天下大乱,怎么会出现麒麟这样的瑞兽呢?
孔子认为事出反常,必定有所预兆。所以他怀着一种沉痛和绝望的心情,记录下来了这件事,并且终止了《春秋》的编撰。这就是李白说的“绝笔于获麟”。
李白和孔子对现代人的影响都很大,但是在李白的心目中,孔子一直都是一个伟人,李白对孔子的景仰之情滔滔不绝。李白在诗中写道: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
连李白都受到了《春秋》的影响,更不要提那么多时间长河中的学子了。
《春秋》是“断烂朝报”?
《春秋》的记事尤为简略,基本上历史事件都只用简单的一句话记述。
例如鲁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就代表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郑伯攻克段,在鄢这个地方。这个故事讲开了其实非常多,说是内情满满也不为过,但是《春秋》的记事风格就是这般。
有人推崇春秋,自然就有人认为《春秋》的价值并不大。比如大文学家王安石就认为《春秋》只不过是“断烂朝报”,没有价值。那么《春秋》备受推崇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孔子编撰”吗?自然不是。
简略而有“礼”
《春秋》虽然记事简略,但是非常讲究记载的方式,很多用词都寄予着“褒贬”的态度,拥有着鲜明的立场,在礼乐崩坏的时候,仍然遵循着“礼”。
僖公十六年: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王历正月戊申朔这个时候,在宋国上空坠落五块石头。同月,六只鹢鸟倒着飞,经过宋国国都。
这段话的记载非常简略,但是寥寥几字就将这两件怪异的历史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形象非常鲜明。这是简略的一方面。
我们都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中的秦穆公,对外都自称为公,但是在《春秋》的记载中却并不是“公”,而是“伯”实则降了一等。另外对于犯上作乱,以下杀上的,都用一个字“弑”,不是这样的就正常用“杀”。可见《春秋》对他们的态度,褒贬自明。
微言大义
《春秋》的记载还有一种委婉含蓄的风格,也就是包含着微言大义。
庄公三十二年,庆父让人杀了鲁君子般,《春秋》记载到: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
表面上看“子般卒”和“公子庆父如齐”初看起来这是两件事,但是作者是在暗示读者,庆父去齐国和子般的死有关,庆父派人杀了子般,所以他心虚之下,这才躲到齐国。
这种委婉含蓄的记载,就是“微言大义”,也是《春秋》的记事特点。这种特点被后来的很多文章效法。尤其是传说“孔子作春秋”,这个说法也让无数的学子将《春秋》的记事特点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