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事实上想发财并不简单,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看是否有机遇。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八位家喻户晓的富豪,究竟他们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一一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从公元前年的东周,到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前后后长达多年。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但这一时期文化发展也空前鼎盛,不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而且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革新,比如政治,律法,经济和科技等,对后世也都影响深远。在当时,有些人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同时也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就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一时间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
这八大富商分别是猗顿,郭纵,巴寡妇清,乌氏倮,宛孔氏先,卓氏之先,曹邴氏,白圭。这八个人从事行业不同,有的也有相似之处,但最终他们都在自己领域内做到极致,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富豪,而且最后一位值得我们去学习。猗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由于战乱迁至猗地(今山西临猗县),一开始猗顿穷困潦倒,如《史记集解》描述他“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后来,陶朱公告诉猗顿“子欲速富,当畜五牸”,其中“牸”表示雌性动物。于是,猗顿向陶朱公借了一笔钱购买了母牛和母羊,寻找了一片水草丰美的洼地辛勤的搞起了养殖,经过几年的努力迅速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养殖的同时,猗顿发现猗地以南有一片面积巨大的盐池,但当时盐池属于国家控制,如果要开采盐必须先向国家缴纳三成的税,因此一般的普通百姓都负担不起,不过此时的猗顿已经是富商,区区三成的税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于是,猗顿缴纳盐税之后获得了盐池的开采权,将食盐卖到全国各地,没过几年便可以“富可敌国”,对社会也产生了极大影响。郭纵,宛孔氏先,卓氏之先和曹邴氏,他们四人被称之“四大铁王”,都依靠冶铁铸造农具和兵器而致富。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说的就是这“四大铁王”,尤其是郭纵,其后世家族不仅垄断了整个赵国的冶铁业长达多年,并且还拥有好几座矿山资源。宛孔氏先和卓氏之先虽然也以冶铁为业,但后世子孙并没有继承家业,也应验的那句话老话“富不过三代”;而曹邴氏冶铁赚到钱之后,还做起了借贷生意,从中赚取利息,因此后来从“刚铁大王”变成“金融大鳄”。在春秋战国时期,盐铁都是国家专营的行业,而他们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能不富吗?
巴寡妇清和乌氏倮两人很特别,她们是极为少有的女性富豪,在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她们两人的成功也令世人感到惊奇。《汉书·货值传》记载,巴寡妇清做的丹砂生意,丹砂也就是红色朱砂,不仅是提取红色颜料的原料,并且还可以炼丹,甚至古人认为丹砂防腐用其入葬,所以当时丹砂的需求量巨大,因此也成就了巴寡妇清的财富。乌氏倮在西北地区从事畜养殖牧业,《货殖列传》中记载她有牛羊马万匹,规模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她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白圭是战国中期人,被后世誉为“商祖”,他虽然没有在固定的行业,但是有一套先进的经商理论,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他会通过观察发现事物发展的趋势,比如今年雨水多或者天气大旱,则各种粮食作物的收成就不好了,来年肯定就会涨价,于是就能事先作准备囤积一些农作物,反之亦然。此外,白圭还强调经商要把握时机,千万不能犹犹豫豫,否则痛失良机只能后悔,逐渐的白圭不仅自己积累了财富,同时还影响了其他的很多人,带着大家一起发财致富奔小康。
通过这些富豪的例子可以发现,想致富就要经营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否则就没有很大的市场,自然就不容易赚到钱。不过,最关键的是还要跟着国家政策走,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不能眼睛闭着一味的低头蛮干。参考资料:《货殖列传》作者:谭景玉,齐廉允,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