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国度春秋时代的霸主们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势力范围与西周时期的封国相似,不仅有“邦域”,还有其他势力范围。根据《左传》的记载,当齐桓公征伐蔡国并进攻楚国时,楚王指责齐国侵犯了遥远的边境地区。

而管仲这样回答道:“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这样广阔的领土显然不是齐侯政令所能掌控的。这只是一个例子。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仍将其疆土范围描述为“南至岱阴,西至济,北至海,东至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管子·小匡》)但是,在各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内,多数小国沦为附庸,除了成为奴隶主贵族采邑的国家之外。随着封建制度的推行,这种附庸国逐渐消失。

赵佑在《温故录》中指出:“许多属于鲁国的小国,从莒地进入宿土,被宋国迁往邾地,与鲁国长期相互仇杀。鲁国又灭了项国,夺取了须句、邿、鄟、■、卞等地,虽然这些地方成为了附庸国,但无法保卫。

”这种国家灭亡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鲁国,西周时期数千国被消灭,名邑也相继废弃。这些被灭亡的国家点缀着整个中国地图。例如,太子蒯聩所在的卫国,当他闲暇时,登高远望,看到一个部落时,询问得知那是戎州,于是他说:“我是姬姓,与戎州有何关系?把它剿灭吧。

”(《左传·哀公十七年》)这样的国家消失的数量难以计数。因此,周初号称有一千八百个国家,但到了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四十八个国家,其中比较大的只有齐、晋、楚、秦、鲁、曹、郑、宋、卫、燕、陈、蔡、吴、越等十四个国家,而最大的四个国家为齐、晋、秦和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