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乱成一锅粥的春秋一百三十二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www.wzqsyl.com/

楚庄王即位的头三年,楚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年轻的楚庄王经过三年的韬光养晦,平定了内乱,灭掉了庸国,逐渐稳定了楚国的政局。

在楚国经历权力更替的动荡期的时候,中原的几个诸侯国也并不太平,齐、鲁、宋、晋几个大国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内斗。

先来说一说宋国。

让我们把时间线调整到几年前,回到公元前620年,就在这一年,宋成公去世了。宋成公是宋襄公的儿子,在位十七年。自从宋国在泓水之战中败北,国力大损,宋国就沦为了二流诸侯国。宋成公在两大强国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哪方更强势,就依靠哪一方。

宋成公鞠躬尽瘁的前一年,晋襄公刚刚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晋国新任国君晋灵公年幼,赵盾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夺权上面,顾及不到盟国发生的事情。宋成公的弟弟公子御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杀死了宋成公的太子以及支持太子的大臣们,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

然而公子御很不得人心,很快,他就被宋国人联手杀死。公子御在位仅仅一年,历史上称他为宋后废公。宋国曾经有过一位废公,称为前废公(公元前682年在位),宋前废公是被南宫长万杀死的宋緡公的弟弟公子游。

宋后废公被杀,宋成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杵臼即位成为国君,史称宋昭公。

宋昭公上位后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宋国的六卿。

我们都知道,晋国有三军六卿,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这六个人是晋国权力的中心,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

宋国也有六卿,宋国的六卿全部由公族成员担任。宋昭公即位时,宋国的六卿分别是:右师公子成(宋庄公之子)、左师公子友(公子目夷之子)、司马乐豫(宋戴公之玄孙)、司徒鳞矔(宋桓公之孙)、司城公子荡(宋桓公之子)。

从六卿的出身就可以看出,他们个个来头不小。而六卿之下的很多职位,也都被公族子弟占据着。公族势力过大,令宋昭公极其苦恼,尤其是宋穆公、宋襄公的后代,经常倚仗其身份,联合起来反对宋昭公的命令。宋昭公被逼急了,就想效仿晋献公,把“穆、襄之族”通通除掉。

司马乐豫劝宋昭公不要这么做。他说:“公族就好比是公室的枝叶,如果把枝叶都剪掉,那么树干和树根就失去了能够遮挡阳光的树荫。哪怕是葛藟这样的藤蔓也能为树干和树根提供庇护,所以君子将它们比喻成九族兄弟,何况是国君呢?俗话说得好,“树荫遮蔽,却擅动刀斧”,国君啊,您千万不要将公族子弟除掉啊!请您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您用德行去亲近他们,这些人都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谁又会对您三心二意呢?您完全没有必要将他们除之而后快啊!”

宋昭公心意已决,听不进乐豫的劝告。结果,还没等宋昭公动手,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穆、襄之族”的众位公子先发制人,煽动宋都商丘的国人举行暴动,冲击宋昭公的宫殿。宋昭公在随从的护卫下侥幸逃了出去,大司马公孙固和孤卿公孙郑当时也在宫中,没能跑出去,被愤怒的国人杀死。

暴动过去后,宋国六卿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出面调停了公室和公族之间的矛盾。乐豫主动将司马的职务让给了宋昭公的弟弟公子卬,以此来平息宋昭公的怨气。

宋昭公回到商丘之后,安葬了不幸惨死于暴动的公孙固和公孙郑等人。《春秋》记载这件事的措辞是:“宋人杀其大夫。”《左传》解释说,这么记载的原因是参与暴动的人数众多,而死于暴动的人并没有任何过错。

宋昭公礼法上的祖母是宋襄公的继室夫人襄夫人,襄夫人是周襄王的亲姐姐,所以她也被称为王姬。史书记载,因为宋昭公对襄夫人无礼,所以襄夫人十分憎恨宋昭公。公元前619年冬天,襄夫人联络了宋戴公的子孙华氏、乐氏、皇氏等“戴之族”的人,杀死了宋昭公的拥护者孔叔、公孙钟离和刚刚上任一年的司马公子卬。孔叔、公孙钟离和公子卬三人都是宋襄公的孙子。史书记载,公子卬死得很壮烈,手中紧握着象征司马权力的符节,表示至死不放弃使命。司城荡意诸为了逃命跑去了鲁国。

宋襄公的夫人憎恶宋襄公的孙子宋昭公,甚至杀死了另外几个支持宋昭公的孙子,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更加奇葩的是,襄夫人爱上了她的另一个孙子公子鲍。

周襄王在位三十二年,死于公元前620年,他即位时已经成年,死的时候怎么说也有五十岁了。襄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到公元前611年公子鲍第一次在《左传》中出现时,襄夫人恐怕已经年逾六旬。

史书记载,公子鲍容貌俊美,而且对国人礼敬有加。宋国发生饥荒,他把自家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施舍;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按时令赠送珍贵的食物;他主动与六卿交好,对有才能的人勤加事奉;他还周济公族子弟中有困难的人。公子鲍的德行令国人赞不绝口。

六旬老妇襄夫人想与他私通,遭到公子鲍的拒绝。襄夫人为了讨好公子鲍,就帮助他做些周济、施舍的事情。宋昭公在宋国不受拥戴,而公子鲍的人望则日益高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