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庸读《吕》札记31上——)
读《吕氏春秋制乐》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成汤之时
原文:……成汤之时,有谷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大拱,其吏请卜其故。汤退卜者曰:“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于是早朝晏退,问疾吊丧,务镇抚百姓,三日而谷亡(大意:成汤时,有谷生于庭中,黄昏始生,等到早晨已粗大如拱了,其史官请卜人占卜这里的缘故,成汤令卜人退下,道:“我听说吉兆是福气的先导,出现吉兆而去作坏事,则福将不至;不祥之兆是祸患的先导,出现不祥之兆而去作好事,则祸患将不至。”于是早上朝晚退朝,探问病者,吊唁死者,尽力镇定安抚百姓,几天后庭中之谷便死掉了)。
周注:
比旦:等到早晨(比,《康熙字典》:“及也。”旦,《玉篇》:“朝也,晓也”)。
大拱:其粗大若拱。拱,两手合围(《尔雅·释诂》:拱,“执也。”注:“两手合持为‘拱’”)。
祥:吉兆。
妖:不祥之兆。
晏:迟,晚(《论语·子路》:“何晏也?”皇疏:“晏,晚也”)。
问疾吊丧:探问病者,吊唁死者。
镇抚:使之安定并予以安抚。镇,压东西的重物,引申有安义(《广雅》:镇,“安也”)义。
◎原文: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百吏皆请曰:“臣闻地之动,为人主也。今王寝疾五日而地动,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曰‘请移之’。”文王曰:“若何其移之也?”对曰:“兴事动众,以增国城,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见妖也,以罚有罪也。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罚我也。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不可。”对曰:“行重善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曰:“昌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大意:周文王立国八年的那年六月,文王卧病五天而地震。四周震动范围不出国都之外百里。百官皆请示说:“臣听说地震是因君王而起。现今您病卧五天而地震,范围不出国都之外百里,群臣都感道惊恐,请求设法将祸患移出去。”文王问:“怎么作才能移走它呢?”回答说:“兴事动众,以增强国都城墙,大约可把祸患移出去了吧。”文王道:“不可。天之降不祥之兆,乃为惩罚有罪。必定是我有罪,所以老天才以地震来惩罚我。如今却要特意兴事动众增强城墙,这是加重我的罪过。不可不可!”臣下又说:“做重善之事可以将祸患移走了吧?”文王说:“让姬昌我改用作重善之事的法子来移走它,或可免除灾祸”)。
周注:
寝疾:卧床生病。
地动:地震。
不出周郊:范围不出周的国都外百里。国都外百里内的地方叫“郊”(《说文》:“距国百里为‘郊’”)。
请移之:请移走它。
若何其可以移之乎:如何作才能移走它了呢。若何=如何。其,推量助动词。
兴事动众,以增国城:发起土木兴建之事扰动民众,以增强国都的城墙(国,国都,《考工记·匠人》“国中”注:“城内也”)。
见(xiàn)妖:显示不祥之兆(见,《康熙字典》:“《正韵》:‘形甸切’……《广韵》:‘露也’……师古曰:‘见,显露也’。”妖,不祥之兆。《康熙字典》:妖,“异也,孽也。《左传庄十四年》:‘人弃常,则妖兴’”)。
重吾罪: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重吾罪,使我罪加重。
行重(zhòng)善:作重大的善事。
昌:周文王的名字(文王姓“姬”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