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因为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心神慌恐,下了两条命令,一条是搜查女婴,一条是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反者处死。
命令虽然颁布了下去,但是在消息闭塞的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时看到,就有一对夫妇没有看到。
早上,刚开了城门,一对乡下夫妇抱着桑木弓和箕草袋来售卖,女的就被逮着,男的一看情形不对,撒腿就跑,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来到一条河边,想要歇口气、喝口水,缓一缓,结果就看到了一幕神奇的景象。
百鸟飞鸣,围着一个浮于水面上的草席包,五颜六色的群鸟用嘴衔着草席包,一边衔着一边鸣叫,努力地把草席包往岸边拖,景象十分壮观。
男子看着这奇异的景象,口里叫着“奇怪”,飞奔到草席包旁边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婴。
男子想道:“此女不知被何人抛弃,有众鸟衔出水来,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我把她抱回去抚养,成人后,也算有了指望”。
男子抱了女婴,往褒城方向投奔而去。
男子本来想着自己抚养女婴,但是一个大男人如何养育一个幼小的婴儿,于是把她送给一对不能生育的姒大夫妻,换些布匹生活。
姒大把女婴取名褒姒,精心抚养。
一晃十四年过去,褒姒生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
姒大夫妻二人见女儿长得目秀眉清,肤如凝脂,香肩细腰,发如乌云,简直是绝色,不敢让她在外露面,只在家中做些活计。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美人想要在幽谷中安然恬淡地过活,可耐不住美色有时也是祸色,被人觊觎,只能任人宰割。
此时,周宣王已逝,周幽王已继位四年。
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喜好美色,远贤臣,亲小人,朝政被他治理得乱七八糟。
申侯、召虎、君吉甫等一干忠臣屡劝周幽王不听,无奈退隐,一些老臣也已经亡故,正直之人已无几个,也被他厌烦,因此幽王身边大多是一些善于逢迎、贪图富贵的无能之辈。
大夫褒珦是一个忠良之臣,因进谏幽王,不要罢黜贤臣,专心理政,被囚入狱。
褒响的儿子洪德为救父亲而无门,偶然一个机会来到乡间,凑巧见到在门外取水的褒姒,一时惊为天人:“如此穷乡,乃有如此丽色”,心想,父亲被囚于镐京狱中三年而不得释放,若将此绝色女子献给天子,就可以帮父亲赎罪了。
洪德来到姒大家,以三百匹布帛买了褒姒回家,请人精心教导礼数,又以美食养之,以锦绣美服装扮,然后打通关节,把褒姒献给周幽王。
周幽王看到褒姒,顾盼之间,光彩照人,姿容有度,袅袅婷婷,虽后宫数人,不及褒姒万分之一,幽王大喜,立即留褒姒于宫中,降旨赦褒珦出狱。
真是贤良忠臣殚精竭虑为西周,不及一美人。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幽王自从得了褒姒,迷恋非常,无心打理朝政,三个月不进王后申氏宫中,褒姒也不到申氏宫中请安。
古代为了确保嫡妻的地位,君王不宠妾灭妻,要求初一十五,君王要在王后宫中就寝,这是礼制,而且宫中妃子侍寝后,都要到王后宫中请安,这也是规矩。
现在,不仅幽王视礼制如无物,而且褒姒也恃宠而骄不去拜见申氏,这对申氏来说,不仅是打脸的行为,也是挑战权威、礼制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申后奈何不得幽王,就把一腔愤怒撒在褒姒身上,千方百计想要对付褒姒,从此这两个女人就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申后的儿子,太子宜臼看到母亲伤心难过,就趁着朔日幽王早朝时,让宫人去褒姒居住的琼台外胡乱摘花,把褒姒从琼台里引出来,然后抓住褒姒的头发,一边大骂,一边拳打脚踢,替母亲出气。
这是历史上记录的,申后与褒姒的第一次正面冲突,这次激烈的冲突为后面的西周灭亡埋下了祸端。
美人受辱,梨花带雨的哭诉,幽王如何能抵挡得住这甜蜜的温柔武器,于是下令削了东宫太傅、少傅等官职,以太子宜臼好勇无礼为由,把宜臼贬去申国,申侯是宜臼的外祖父。
幽王这一糊涂招,等于放弃了宜臼,无论申后、宜臼,还是申侯,如何能够善罢甘休。
申后本就苦心积虑,想着怎么对付褒姒,还没想出办法,这时褒姒怀胎十月生下一子,幽王爱如珍宝,取名伯服,这更让申后焦虑,更加深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仇恨。
罪魁祸首明明是周幽王,是他耽于美色,是他罔顾礼制,是他偏心偏爱,最后却成了两个女人的战争,真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爱屋及乌,幽王对着爱子伯服,有了废嫡立庶之意。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想要废嫡立庶子继承王位,这不仅是挑战律法的事情、更是挑战几百年来人们的意识问题,非常难,不是想就能办到的事情。
幽王身边的宠臣虢石父揣磨出幽王的心思,就与尹球商议,暗通褒姒说:“太子已去了外家,合当伯服为嗣。内有娘娘枕边之言,外有我二人协力相扶,何愁大事不成?”
就这样,一场废嫡立庶的阴谋开始了,另一边,申后也不甘坐以待毙。
申后以生病为由,把一个叫温媪的女医传进宫中,书信一封,要让她送到申国,当面呈交太子,然后赐彩缯两匹,于是温媪怀揣书信,手捧彩缯出宫。
褒姒自从有了立伯服为太子的心思之后,就派人日夜监视申后,知道申后宣了一名女医进宫,就在温媪出宫时,命人搜查,果然搜出了申后的手书,褒姒大怒,命人把温媪押往琼台,自己拆书观看,愤恨地用手撕扯彩缯,裂为寸寸。
周幽王进宫,看到满地的破缯,问其原由,褒姒又是一番哭诉,最后说:”今正宫寄书给太子,书尾云‘别作计较’,一定是谋妾身母子性命,愿王为妾做主“。
美人泪,温柔刀,刀刀见血。
周幽王一听,也是大怒,拔剑把温媪挥为两段。
之后,褒似又是撒娇,又是哭诉,又是筹谋,内有褒姒的枕头风,温柔泪,外有虢石父、尹球等人的奔波,两面夹击,再有幽王本就有废嫡立庶之意,于周幽王九年,幽王下旨,将申后幽禁冷宫,废太子宜臼为庶人,立褒妃为后,伯服为太子。
有忠臣进谏者,一律作为宜臼的党羽,治重罪,可见周幽王的糊涂和残暴。
文武重臣,虽然心怀不平,但也知道再如何劝谏也无济于事,徒惹杀身之祸,都三缄其口,于是,又有一批臣子对朝正绝望之下,告老还乡、解甲归田。
至此,周幽王身边基本只剩下如虢石父、尹球、祭公易等一班佞臣,更加肆无忌惮,整天与褒姒在宫中寻欢作乐,酒池肉林,朝政更加一塌糊涂。
褒姒虽然成为王后,儿子伯服也成了太子,自己成为专席之宠,可她从未展颜一笑。
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曾记起昔日褒妃手裂彩缯,说是声音好听,于是命司库每日进百匹彩缯,让宫娥裂之,这就是手裂彩缯的典故,可是褒姒依然不笑。
褒姒越是不笑,周幽王就越想让她笑,千方百计取悦于她,可是她依然不笑,就下令”宫内宫外,有能使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千奇百怪的主意涌现,其中虢石父就献上了点燃烽火、擂大鼓的主意,昏庸的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同意了这极其荒唐的主意,这就有了传之后世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另一边,申侯闻知周幽王幽禁了申后,废了太子,就上书劝谏,大意是昔日夏桀宠妺喜亡夏,纣王宠妲己亡商,现今王您宠褒姒,废嫡立庶,也是亡国之兆。
周幽王大怒:”此贼何敢乱言“,于是在虢石父等人的撺掇下,准备发兵讨申。
周幽王准备发兵讨申的消息泄露后,有人日夜兼程奔向申国,把这一消息报告给申侯,于是申侯先下手为强,书信一封给戎狄,许以重金和破镐之日,府库金帛任戎狄搬取,让戎狄助他发兵攻打周幽王。
申侯和戎狄合兵攻打镐京,周幽王闻之大惊,忙命人举起烽火,召诸侯来救,可是前有烽火戏诸侯一事,狼来了次数太多,诸侯们没有一个来救驾的。
结果,可想而知,幽王和伯服被戎狄杀死,褒姒因美貌被戎狄带到帐中取乐。
一代美人,丈夫和儿子身死,自己成了玩物,真是命运多桀。
历史上,一则说褒姒被戎狄掳走后,再无下落,一则说戎狄占领镐京后,郑国、卫国、晋国和秦闻知,领兵前来,一番鏖战,打退了戎狄,杀死了褒姒。
褒姒的最后结局如何,已不可考,无论哪种下场,必然很凄惨。
诸侯们立宜臼为王,即历史上的周平王,然后周平王东迁至洛邑,从此西周灭亡,历史进入东周阶段。
褒姒也被后世称为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祸害。
如果不是周幽王暴戾,耽于美色,任人不当,远贤臣,亲小人,怎么可能把西周玩完,而褒姒只是一个弱女子,无权无势,她只是因为周幽王的宠幸,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就被安上了国破家亡的罪名,何其无辜。
男权时代,历史都是男人写的,男人再无能,也要找一个借口,找一个女人当替罪羊,来遮掩男人的无能和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