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不单是一篇记载战争的文章更是

北京正规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一、《左传》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家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左丘明

左丘明是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三、背景

齐鲁在山东境内,齐在北,鲁在南,齐强鲁弱,可是鲁国却卷入了齐国的家事。他们居然卷入了齐国兄弟争夺权位的事件中。齐襄公荒淫无道,想杀了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于是这两个人赶快逃跑,一个呢就被鲁国收留,他就是公子纠。一个呢被莒国收留,就是公子小白,后来齐襄王死了,公子小白捷足先登,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那他对收留公子纠的鲁国,就耿耿于怀。立刻派兵攻打鲁国,而且迫使鲁国杀死公子纠。就这还不能解心头之恨,于是在第二年再次发动了,攻打鲁国的战争。这就是长勺之战。这也就是《曹刿论战》的背景。

四、典范的记叙文

(一)记叙要素齐备

这虽是一篇记叙战争的文章,但记叙的要素都不少。

时间:十年春

地方:长勺事情的

起因: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经过:长勺之战

结果:战后论胜利的原因

(二)、详略得当

全文只有二百来字,却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作者能很好地安排了详略。作者紧扣着“论战”来写,详写了曹刿的言论。第一段与庄公论“何以战?”将“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三段论述作战胜利原因,必须抓住时机,同时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了,很好地表现了曹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就是政治上的远见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战争的起因,战况,战后的处理。就一概而过,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突出了中心。

(三)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开篇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引出了曹刿对鲁庄公的质问,“何以战?”进而展开了战前的论战,通过三组对话,得出结论"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自然就引出了下文的长勺之战。通过这些对话一方面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他认为战争的胜利,关键是要取信于民。同时也可以看出鲁庄公的目光短浅,把战争的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小恩小惠和神灵的庇佑上。

(四)语言简洁

本文语言无论是叙事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练,表意说理,通达,晓畅如“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十个字就交代出了很多的信息量,交战双方,战争的性质,鲁庄公的态度。

曹刿的语言更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未可”“可矣”不仅衬托出战事的紧迫无暇,分析战争策略的情况。也表现出他战时的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总之,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叙述战争的文章,更是一篇值得我们认真琢磨学习的经典记叙文!

左传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14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