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之下,成为春秋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6241.html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征伐,先后涌现出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们是那个时代强大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聚拢。

那么谁是第一个称霸的君主呢,是齐桓公姜小白,在齐桓公的带领之下,齐国举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了诸侯的盟主、老大,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君主。

而助力齐桓公称霸的则是历史上著名的管仲和鲍叔牙,其中管仲和鲍叔牙更是称之为管鲍之交,为人称赞,受人敬佩。

01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很小的时候便认识了,但是当时管仲家中贫寒,而鲍叔牙家中较为宽裕。当时二人想要经商致富,便一同出钱四处经商。

然而当时经商的钱财大部分都是鲍叔牙出的,等到赚钱之后,管仲却拿走了大头。对于这样的情况,鲍叔牙的朋友都在为其打抱不平,认为管仲出钱少,却分成多,不公平。

然而鲍叔牙却毫不在乎,还替管仲解释说,管仲家中贫寒,父母年老,需要瞻仰老人,多拿一点钱也无所谓。之后二人又参军上战场,在一起作战的时候,管仲自己总是躲在后面,被人嘲笑。

而鲍叔牙却知道管仲并非如此,而是担忧自己死了家中的母亲无人照料。因此在战场之上鲍叔牙也是极尽自己的能力保护管仲。二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然而在政治抉择之上二人却出现了不同。

齐僖公驾崩之后,齐国政局出现了动荡,天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相互争夺。太子诸儿登基之后便开始便和其妹文姜私通,竟然杀死了鲁桓公,齐国内乱。

当时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儿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二人纷纷随着主公外逃。之后齐国内乱,齐国无君,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纷纷赶回齐国。

管仲在得知公子小白也在返回途中,便派人前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却没有成功,公子小白装死躲过一劫。管仲以为杀死了公子小白,于是便和公子纠放慢了回国的步伐。

而鲍叔牙则带着公子小白迅速赶回了齐国,提前坐上了齐国的宝座,也就是齐桓公。这个时候管仲也深知自己逃脱不了,被杀也是必然的了,可仍旧被鲍叔牙救下来了。

02鲍叔牙举荐

对于管仲的才能,鲍叔牙心知肚明,而且多次直言自己无法和管仲相比。此时齐桓公登基,自己得到了重用,完全就是幸运。而且他也不希望自己多年的好友被杀死。

本来齐桓公是要将管仲杀死的,并且拜鲍叔牙为相国,但是鲍叔牙却推辞,说自己才能不如管仲。如果齐国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任用管仲。

起初齐桓公并不想任用,毕竟管仲还曾想要刺杀自己。但是转而想到此时齐国政局不稳,如果过多杀戮,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利。

因此便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且和管仲交谈之后,也真正认识到,管仲确实是一个治国理政的贤才。于是便下令拜管仲为相,还称呼其为仲父。

齐桓公的宽宏大量和鲍叔牙的举贤之能,也受到了世人的尊敬。管仲成为相国之后,鲍叔牙便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很多人都感到不值,但鲍叔牙却毫不在乎。

03齐桓公称霸

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国得到了迅速地成长。齐桓公刚上位,便想要大举用兵,但是管仲告诉齐桓公,此时齐国内外交困,应该下发展内政,在打造军事,之后对外用兵。

齐桓公不听,执意要出兵攻打宋国。没想到众多诸侯国纷纷支援宋国,讨伐齐国,齐国大败。在这之后,齐桓公便对管仲的建议多加思考,再也不盲目出发了。

仔细听取管仲的建议,发展国家。首先整合内政,重新制定律法,改革行政,适应了新时期的社会状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世袭制,给了底层百姓为官的机会。

在外交事宜上,管仲打出了尊王攘夷的称号,以周天子为由,联合诸侯,成为诸侯的带头人。这种行为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楚国北上,侵略中原诸侯国,齐桓公打出的称号便是以楚王不尊周天子,集结诸侯共同讨伐楚国。

之后更是集结了诸侯一同北上帮助燕国,驱逐了山戎,极大地提高了齐国的威望,受到了诸侯的敬佩,也正是因为此,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第一个称霸君王。而齐国也日渐强大,力压诸侯。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离不开鲍叔牙和管仲的辅佐,更重要的是齐桓公的气度,在明知是管仲刺杀自己的前提下,仍旧能够放下恩怨,任用管仲。可见齐桓公内心的容人气度。而管仲也没有让齐桓公失望,用自己的才学,壮大了齐国,帮助齐国走上了霸主之位。

参考文献:《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