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险些被他射死,为啥还要亲自迎接他,

北京权威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公元前年,在鲁国通往齐国的古道上,一辆木笼囚车押解着一名蓬头垢面的囚犯,正快马加鞭地奔向齐国的都城临淄(山东淄博)。车上的囚犯究竟是何许人也,走的为何如此匆忙呢?这还得从齐国的一次内乱说起。

自从周平王迁都到洛邑,中国的历史就进入了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了,而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子”,各个诸侯国逐步强盛起来,为了争夺地盘,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在诸侯国内部,也因为争权夺势,经常发生内乱。公元前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而国君的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因为他母亲是鲁国国君的女儿,所以他在姥姥家鲁国避难;另一个是公子小白,流亡在莒国(山东莒县)。

这两位公子听说家里发生内乱了,都想急忙赶回去争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了能让公子纠当上国君,就提前从鲁国出发,想在半路上截杀公子小白。远远望见小白的马车,管仲张弓搭箭对准小白就射。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小白为了迷惑敌人,躺着车上装死。等管仲带人往回走时,小白让手下人快马加鞭赶回了齐国。

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就带着公子纠放慢了行军速度,结果等到了齐国地界,才听说小白已经当上了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鲁国的国君一看自己的外甥当国君没戏了,气急败坏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却遭到齐国的伏击,大败而回。齐国军队乘胜追击,打到鲁国境内。鲁国急忙派人求和,齐桓公小白开出退兵的两个条件,第一杀死公子纠;第二把管仲押解到齐国。

其实这两个条件是齐桓公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提出来的。杀死公子纠,是为了巩固齐桓公的地位以绝后患。而押解管仲到齐国,表面上是齐桓公为了报一箭之仇,其实是为了让管仲辅佐齐桓公。鲁国的国君迫于压力,被迫答应了齐国开出的两个条件,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等管仲坐在木笼囚车来到齐国,齐桓公却出城十里来迎接他。跟他促膝长谈了三天三夜,然后拜他为相,并且尊称他为“仲父”。管仲随后辅佐齐桓公整顿内政,大力发展农业,使齐国很快富强了起来。公元前年,周厘王当上周天子。管仲抓住这个机会,让齐桓公去道贺,并且从周天子那里拿到命令,宣布宋国国君的合法地位。

齐桓公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借这个机会,召集各诸侯国开会,确定自己的霸主地位。于是派人通知各诸侯国到齐国的边境北杏(山东东阿)开会,在会上订立盟约,大家一致推举齐桓公当盟主,齐桓公顺利登上当时的“春秋五霸”之首位。

齐桓公不计前嫌,并没有对管仲射他一箭而怀恨在心,而是重用管仲,从这一点来看,齐桓公也算得上是一位胸襟开阔的一代君王。而管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子老师,一名“囚犯”,而一跃成为齐国之相。后来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誉为“法家先驱”、“中华第一相”。以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子老师”身份,用“一箭”开启了华夏春秋时期的新篇章。

小人物改写大历史,每天更新一个历史小故事,欢迎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