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
雨果曾写到:花是尊贵的,果实是甜美的,让我们都来做叶吧,因为叶,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的生活大部分虽清贫但精神富有,工作平凡而事业崇高。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期待、乐此不疲一直是李晓璐老师工作以来的潜在动力。六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凝聚着多少执着的追求和深沉的爱。她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是母爱的升华,更是无私的奉献!
一.学而不厌,提高思想境界
真正走到学校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基层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多么的短缺,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教授自己的孩子。课前,广泛收集资料,博采众家之长,力求给学生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课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课后,积极反思,提升教学艺术。在所教授的课程中,语文是一门难以深刻理解的学科,于是她从学生生活实践入手,精心挑选与学生个体经验联系密切的案例,通过“沉浸式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每次授课结束时,学生的脸上都收获满满!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润物无声,播撒爱的种子
在工作中她尽情的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教室每个角落,在她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玲珑剔透的美玉,都值得去欣赏,农村的孩子总是简单而美好的,他们的爱很直接,没有半丝虚假。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们的同时,他们带给你的更多的是快乐。
年李老师休完产假后任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细心的李老师发现班级里有一位“特别”的学生。上课永远看不到他主动举手,与同学更没有交流,这样一位自卑的孩子走进了李老师的眼里。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家访,来到他的家里发现家境贫困,是村里的贫困户,父母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小小年纪的他却是家里的“顶梁柱”,除了要辅导弟弟妹妹的功课,更是利用周末时间跟着父亲去捡垃圾。
正是这样的特殊家庭,让他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差。李老师知道后心疼极了。当他的情绪低落时,她多次与他谈心,又派班长和他一起上下学,渐渐他脸上的童真变多了,爱笑了。他终于找回了自信,重新快乐地生活。在学习上更是一匹“黑马”,最后六年级结业考试中,取得了班里乃至整个六年级的第一名。
三、尽职尽责,主动担当奉献
李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还是一位母亲。在生完孩子的第一个月,得知学生不适应现在老师的节奏,导致班级里的成绩一落千丈。她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想让孩子们在毕业时出现一点差错。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向领导申请,提前两个月来上班。
白天上班,下班哄孩子,一天24小时连续不停的转动。虽然这些工作细致琐碎,内容繁多,但每一项工作她都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去认真完成,不计较得失,不考虑利益,每次工作安排自己以身作则,把困难的繁重的工作留给自己。
四、扎根一线,做心中最美的教师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对于教学,她始终秉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她深知知识对于这群孩是多么重要,他们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甚至他们都需要走上很久的路才能到学校。所以她教授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希望。她希望能做学生们的绿叶在平凡中呵护孩子们去享受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师生评价
(编辑:宋何美审核:李希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