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三家灭了智伯,不但三家地界大了,同时野心更加大了,一直想能不能在进一步,成为诸侯,和其他列国平起平坐。于是,三家都想趁着这时候把晋国分了,各立各的宗庙。
他们害怕要是不早做准备,说不定等到晋国出了个英明的国君,对晋国励精图治。
到那时候,韩、赵、魏三家要安安定定地做大夫可能都保不住。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说成就成,总得找个恰当的时机才好干。
到了公元前年(周考王3年),晋哀公死了,儿子即位,就是晋幽公。
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他们一见新君刚即位,软弱无能,大家伙儿商定了平分晋国的办法。
他们把绛州和曲沃两座城给晋幽公留着,别的地界三家平分了。这么一来,韩、赵、魏三家就称为“三晋”,各自独立。
晋幽公一点力量也没有,只好在“三晋”的势力之下忍气吞声地活着。
公元前年(周考王的儿子周威烈王元年),赵襄子无卹得了重病,不久就死了。
而韩康子和魏桓子也都相继去世了。韩虔继承韩虎的位子,赵籍继承赵浣的位子,魏斯继承魏驹的位子。
公元前年(周威烈王2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成周去见天王。韩家派了侠累,赵家派了公仲连,魏家派了田文一块儿去见天王,请天王把他们三家加在诸侯的名册上。
威烈王就问三家的使者说:“晋国的土地全都归了三家了吗?”魏家的使者田文回答说:“晋国早就失了势力,内忧外患不断地发生,弄得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公家无力平定叛乱,没办法韩、赵、魏三家我们只能凭着自个儿的力量把那些造反的人消灭了,把他们的土地没收了。那些土地并不是从公家手里拿过来的。”威烈王又问:“三晋既然要做诸侯,何必又跟我来说呐?”
赵家的使者公仲连回答说:“他们都尊敬天王,才来禀告一声。只要天王正式封了他们为候,他们就能辅助天王,震慑天下,天王岂不是平添很大的助力吗?”威烈王一看这情况,就是不认可也是没用,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他就正式封魏斯为魏侯,赵籍为赵侯,韩虔为韩侯。
魏侯拿安邑作为都城;赵侯拿中牟作为都城;韩侯拿平陽作为都城。这新兴的三个国家都宣布了天王的命令,各自立了宗庙,并向列国通告。各国诸侯都来给他们贺喜。
战国时期就从这一年(公元前年)开始了。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