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昌出发,一路向南,朝着那个因火车而兴的城镇——向塘前行。夏日骄阳中,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安静矗立着,等待游人推开历史的大门,揽阅华夏数千年的时尚风潮——秦汉的流行色是什么?明代飞鱼服长什么样?民国时期女性钟情什么?
□江西日报记者万芸芸实习生付静
衣者,服“饰”人生,色彩斑斓、形制各异、工艺精美,与鞋帽、饰品等组成服饰文化,成为一个朝代的文化印记,一个民族的审美表征。“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自古以来,服饰之“华”,礼仪之“夏”,“华夏”,是为炎黄子孙对家的定义。
江西服装学院服饰博物馆是我省唯一一座服饰类的专业博物馆,从衣料到服装,从饰品到鞋帽,从器械到染料,一万余件珍贵藏品,连缀起华夏民族千年来的服饰史与服饰工艺史,从鱼皮服、火草衣等少数民族服饰到赣地畲族“凤凰装”、客家服饰,从当代大师的代表作到大学生的获奖之作,平方米、十大主题展区,让人应接不暇。
一
衣寿千年,但虫蛀、霉烂、老化、战火等,一一剪裁着服饰的存世长度。千年逝去,衣领衣袖里的余热早已散尽。抚摸那些寒凉、老旧,甚至残破的衣裳,我们能收获什么?
“如今,国内流传的宫廷服装很少,偶尔少量的发现,质量也普遍较差。我们馆藏的石青缎地五彩绣瓜蝶凤凰牡丹纹氅衣、黄色绣蝴蝶花卉纹宫廷女衬衣等清宫服饰,十分珍贵。尤其是明黄色绣十二章纹皇帝龙袍,崭新如初。”江西服装学院服饰博物馆副馆长孙承飞领着记者来到中心展厅,一众展柜中,“镇馆之宝”赫然醒目。
从周朝始,礼服制度便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政基础,在我国传承千年。天子冕服、仕官朝服、百姓常服等,场合不同、层级不同,人们穿着亦不同。其中,龙袍是专属帝王的一种礼服,由织造局为皇帝量身打造,汇集了画师、绣匠、金工等人才,历经上百道工序,数月之久才能完成,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工艺。然而,我国古代洗涤技术并未成熟,制作龙袍的许多贵重材质不宜水洗,只能以熏香除味。久而久之,有些龙袍污损严重,就会被销毁。因此,流传于世、品相上乘的龙袍少之又少。
“为什么叫十二章纹?”
孙承飞笑了笑,没有急着向记者解释,而是指着龙袍右下角,“那两个小酒杯形状的纹饰是宗彝,即宗庙祭祀所用酒器,寓意忠孝。”
原来,十二章纹是天子冕服的经典纹样,起源于舜帝时期,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纹饰,除了含意绵延不断的吉祥,还寓意一统山河、万世升平。起初,十二章纹在服饰特定位置简单对列,后来巧妙地融入服饰设计。十二章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按品位递减。
与十二章纹一样,传承着也新潮着的,还有始于明代的海水江崖纹:龙袍下摆处,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线条,犹如波涛翻滚,从两边涌向中间的山石,而山石背后祥云笼罩。年的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上,各国领导人所穿服装便融入了海水江崖纹的设计,含有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
除了大量的服饰文物,博物馆还依据史料,复原了许多古代服饰,收藏了许多近现代服饰:周朝冕服整肃庄严,唐代圆领袍极具胡服色彩,宋代褙子清秀亮丽,元代质孙服简单而不失精致,明代锦衣卫的标配飞鱼服满满的帅酷感,还有将传统服饰与西洋服饰进行融合的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心头好”……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徜徉博物馆,那一针一线、一花一纹、一布一裁,一起缝合成华夏的样子,有秦汉的尚黑尚赤,有大唐的气象万千,有两宋的优雅自信,有明清的典雅华贵,有民国的探索创新。这些,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一方独特的服饰文化。少数民族服饰,是博物馆展陈的另一大主题。
“河谷湿热地区的服饰质地轻薄、款式短窄,平坝地区受汉族影响大,服饰简约实用,草原和荒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以宽松肥大、保暖实用的袍式服装为主,面料以动物的皮毛或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毛织品为主……”随着孙承飞的讲解,我们来到赫哲族情景展区,一组鱼皮做的衣服、裙子、鞋帽等跳入视线,再定睛一看,缝衣服的线居然也是鱼皮做的。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少数民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族部落,世代生活在三江平原,以渔业为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鱼皮服,犹如族徽,成为该民族的标志性服饰。
鱼皮服的面料一般取材自胖头、鲑、鲩鱼等,赫哲族人先将鱼皮剥下晒干,用特制的熟皮工具反复捶打、揉搓,直至柔软,再用野花染彩。勤劳且智慧的赫哲族人还会在领口、袖口、衣边等染上斑斓的花纹,或在衣下摆缝上贝壳、铜铃、璎珞珠、绣穗等饰品。至此,一件防水抗寒、耐磨实用,又兼具美观的鱼皮服完成了。
赫哲族人穿着鱼皮服在白山黑水间,捕捞着他们的幸福,而彝族的父母,则会精心为孩子特制一件成人礼:火草衣。馆藏的彝族白依人匹亚都式火草衣,便诠释着一片叶子的柔情。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间,生长着一种火草,叶背有绒毛,柔软轻盈,彝族人常用来引火。同时,火草绒毛也是上等的纺织材质,织成的面料绵软洁白、结实耐磨、冬暖夏凉,是麻布中的极品。而织一件火草衣约需火草绒两公斤,要采集火草叶上万片,前后经20多道工序,耗时数月方可完成。
此外,苗族丹寨型刺绣连体式白鸟衣,于重工刺绣中缝合了羽毛的轻盈,展陈的余件造型奇美、工艺精巧的苗族银饰,不知装扮了多少个苗族女孩的梦……
“相较中原服饰,少数民族受中央王朝礼服制度的影响较小,服饰与地方文化紧密融合,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想象力天马行空。它们的撞色、混搭,非常跳脱,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了灵感和借鉴。”江西服装学院教师林燕萍介绍,他们经常会外出采风,从民族的养料中探寻世界的流行密码。
三
中国最早的整幅拼缝丝织物在哪里发现?最早的苎麻印花布出于何处?没错,它们都来自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在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上面的织物印痕及附着物,距今大约年。在靖安李洲坳墓葬中出土的余件纺织品,其中一块方孔纱则是中国纺织品文物出土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丝织物。在贵溪龙虎山崖墓中发掘的苎麻印花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经碳14年代的测定(B.P)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这些江西元素,向世人展示赣地历史的辉煌,也续写着它的新篇。
“赣鄱服饰的主体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此外,还发展出两大特色服饰:客家服饰和畲族服饰。赣东地区的畲族,便以女性的‘凤凰装’为典型服饰。”孙承飞告诉记者。
在馆藏的近40件(套)畲族服饰中,多个景宁式头冠倚美出圈。它们皆为竹制冠,先用竹片制作支架,再用布料包裹支架,以银饰、羽毛、悬珠等装饰,色彩绚丽,犹如凤凰高飞。
凤凰头冠,反映的是畲族人对凤凰的崇拜。而因战乱南迁,在赣南安家立祠、繁衍生息的客家人,沿袭了中原地区的“褒衣广袖”,服饰以大襟衫、大裤裆为主,宽松朴素,便于在山间劳作,质地多为粗布,色调流行蓝、黑、灰。展陈的众多围裙耳、福帽等客家饰品,异常精美,轻轻讲述着客家人如何把生活织成锦绣,把未来绣成繁花。
服饰文化在这里演绎,服饰魅力在这里展现,同时,艺术之歌在这里荡漾,优秀人才在这里成长。博物馆的二楼,便盛满了“江服人”的奋斗与骄傲,展陈了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的代表作,以及一系列优秀师生的代表作……
离开博物馆,入口处的电子沙盘墙还在熠熠闪烁。沙盘上,红色标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蓝色标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束亮光从华夏向外延展,映照着整个蔚蓝的星球。传统服饰与现代时装的交汇向前,江西人有自己的自信和表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