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人们祭祀祖先、贤哲或神灵的房屋。清明即将来临,不少地方开始筹备祭祖活动。
今(1)日,记者从万州区获悉,该区文物保护单位文氏祠堂本月修缮完毕,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将恢复其历史面貌。今后,这里将打造成宗祠文化基地。
修缮完工后,这里将打造成宗祠文化基地。
宗祠年建成
共花费两千余金
文氏宗祠位于距重庆万州主城约34公里的柱山乡锅厂(戈厂)村1社生基坪,现为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文氏宗祠位于距重庆万州主城约34公里的柱山乡锅厂(戈厂)村
文氏祠堂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四合院布局。通长36.49米,通宽28.75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院前中间为甬壁、甬道,两边为水田。院落由前房、正房和左右厢房合围而成,中间为天井。整体坐东南面西北。甬壁、甬道和两边水田面积平方米,前房和左右厢房均为一楼一底,正房(祠堂)为通间,砖(青砖、土坯砖)石木抬梁式结构,小青瓦屋面。天井为青石板铺砌。祠堂现存建筑占地面积约.5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属渝东地区晚清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
据民国十九年(年)编撰的《文氏族谱》记载,该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年),由文氏族人筹款修建,宗祠建成共花费两千余金。
文氏祠堂宗祠年建成
族人祭祀分为春秋祭
春祭为清明节前一天
“文氏宗祠是文氏族人为纪念先祖而建的庙堂,是文氏宗族的象征,反映了当时文姓人口繁衍、家族兴旺的历史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万州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宗祠是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作为一种崇祀性的礼制建筑,宗祠的格局要适应仪典的需要。而文氏宗祠在建筑平面布局上,采用四合院布局,前房与正房相对,左右各一开厢房,中间围合着天井。门口有象征宗族权力与地位的简易牌楼。正房又分拜殿和正殿,正殿设神龛,用于安放祖先牌位;拜殿则是举行祭祀仪式和族人议事之所。
“这种主体建筑布列在中轴线上,厢房、廊庑布列两侧,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规划统一,布局严谨的建筑格局,是中国古代伦理的最好体现,象征伦理有序。”该负责人称。
据《文氏族谱》记载,文氏族人的祭祀活动分为春祭和秋祭,春祭的日期定为清明节前一日。为确保祭祀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要先期进行各项准备,尤其是主祭和赞相等人要先期进行邀请。
据民国十九年(年)编撰的《文氏族谱》记载,文氏族人的祭祀活动分为春祭和秋祭,春祭的日期定为清明节前一日。
加入祠堂,须缴会费
少则一串,多则随便
宗祠所包含的家族历史信息、宗祠建筑规制、祭祀礼仪、族约族规,以及家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土文化的根。
编撰于民国十九年(年)的《文氏族谱》,详细记载了本族的历史源流、世系发展,尤其是《家训八条》和《规约十四条》,以纲常伦理之道,规定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规约十四条》记载道:“利用族中余款开设学校以广教育,对于那些生活非常困难无钱读书之家,祠堂应予以支持”;“对于族内争讼,族长必须查明是非曲直,秉公剖断,和平解决”;此外,“加入祠堂,必须缴会费,少则一串,多则随便。”
据了解,由于族众较多,《文氏规约》规定,“凡做祭之时,能胜任事者,不拘人数,务须齐到。其不能任事者,只许一家一人,随代分金,以防滥食而杜糜费”。通过祭祀活动的开展,使“孝”“忠”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和观念,深入到家族每一个成员的心中。
“文氏宗祠所包含的伦理文化、风水文化、祭祀文化以及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宣扬的‘君臣父子’、‘三从四德’、‘门当户对’等封建思想,是我们需要摒弃的”,柱山乡政府相关负责人称,但其“友兄弟”、“睦宗族”、“和乡党”、“崇耕读”、“严教训”以及“戒忤逆”、“戒赌博”、“戒奢华”、“戒门斗”、“戒争讼”、“戒堯行”、“戒刻薄”等,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以“孝第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文氏祠堂内部
百年祠堂几经更迭
这里将打造成宗祠文化基地
“文氏宗祠是文氏族人祭祀祖先和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姓人口繁衍、家族兴旺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万州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69岁的文良太是这里的族长,随着文氏祠堂修缮完工,文良太将召集族人,在祠堂里供奉文氏余牌位。他透露,接下来还将在祠堂布展祖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今后每年清明祭祖是肯定要举办的。”文良太说。
据了解,文氏祠堂修建已有余年,随着岁月的流逝,文氏宗祠的使用者不断地发生更迭。文良太回忆,年祠堂改为小学,解放后名为柱山乡桃坪小学;后来,学校迁出,文氏宗祠被作为敬老院;上世纪80年代又恢复学校,祠堂前房和左右厢房都改作为教室,正房作为小礼堂,直到年因生源不足而停办;后来当地政府将文氏宗祠卖给村民管理使用,后期闲置,村民在这里饲养家禽。
年祠堂改为小学,解放后名为柱山乡桃坪小学。
后来文氏宗祠卖给村民管理使用,后期闲置,村民在这里饲养家禽。
不同的使用者,需要对房屋进行不间断的原有部分改造,局部房屋被人为拆除,宗祠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改变。为有效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年,柱山乡政府筹资从村民手见中回购了祠堂的房屋产权。去年,万州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编制了《重庆万州区柱山乡文氏宗祠修缮设计方案》,希望通过对其保护修缮,让这一具有三峡地区传统宗祠建筑特点、维系文氏宗族血脉的优秀历史建筑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本月文氏祠堂修缮完毕,这里将打造成宗祠文化基地。
去年,文氏祠堂启动修缮,修缮重点是对存在险情的结构构件进行替换、加固等。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周小平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