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谈春秋,习惯称春秋霸主,小霸不过三、大霸不过五。
传统上认为郑庄公、齐僖公和楚武王为三小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为五大霸。
春秋五霸其实漫漫春秋五百年,又何止三五之数,只不过是后世牵强附会的说辞而已。
尤其对春秋五大霸,争议很大,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基本认同,因为这三个国家在漫长的春秋历史上,始终是三个屹立不倒的大国,始终在霸国的第一方阵。
尤其是晋国,被认为是中原第一大国,春秋超级强国,甚至有学者专家认为,春秋的历史就是晋国的历史。
可惜的是,自晋文公建立三军六卿制,称霸中原后,晋国就呈现强卿之势,晋国的军政大权先后被郤氏、先氏、狐氏、赵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为了争权,三军六卿又被扩为六军十二卿,但大世族之间的内部争斗、惨烈厮杀却永远不会停止,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变故,不止影响了晋国政局,更是搅动了春秋时期整个天下大势。
晋国诸卿因此,后人也猜想,如果没有晋国的内部纷争,春秋战国的历史会不会是另一幅样子?
晋国诸卿内斗的著名一例就是“赵氏孤儿”惨案。
晋文公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回国即位,称霸天下,几十年不离不弃的追随者们随即成为了晋国的实权人物,晋国政权开始被赵(衰)、贾(狐偃后人)、先(轸)等几家共同把持。
特别是赵家,第一代宗主赵衰正是晋文公上台和称霸道路上的最大功臣,被晋文公任命为上卿,从此,赵家在晋国的政坛占据显赫位置。
赵衰死后,他的儿子赵盾成为晋襄公的正卿(丞相),几乎把持了晋国所有的军政大权,成为晋国第位一权臣,势力如日中天,已有按照自己意愿更立国君的实力。
赵盾(剧照)晋襄公死后,儿子众多,谁会上位全看赵盾意见。新一代国君晋灵公,是他母亲哭着闹着恳求赵盾,赵盾不胜其烦才将他拥立为君。
当时中原诸侯,不明晋国局势的人往往会问:“在晋国听说赵衰、赵盾父子两代为卿,不知道哪个更贤能啊?”那么晋人会告诉你,在晋国,两个人都被称为太阳,只不过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而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赵盾在晋国执政20年,晋国诸卿、天下诸侯都深深体会到这个夏天的太阳是多么炙热啊!
对外赵盾延续晋国的争霸之路,向西方积极开强拓土,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一战中击败秦军,让秦人再次品尝生命的苦果;向东方发兵讨伐不顺从的齐国,让齐国颜面大失,不敢公然忤逆晋国逆鳞;向南又和楚国多次兵戈相对,他执政期间,大力压制春秋五霸的楚庄王向中原侵蚀。
晋国让全天下都见识到了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强国的威力。
随后赵盾作为晋灵公的全权代表,与齐、宋、卫、陈、鲁等国的国君在郑国的扈地(今河南省原阳县)结盟,以一国臣子的身份会盟诸侯,开历史之先河。
在国内,赵盾又派弟弟赵穿刺杀了不服约束的晋灵公,另立新君晋成公,并以强力弹压另外五卿,此时的赵氏在赵盾的带领下,成为晋国的无冕之王,赵家权势滔天,女子也都入驻后宫,可以说朝堂内外都是赵家的势力。
但,然而盛极而衰乎是社会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赵盾的强势不仅为国君所忌惮,同时也为家族招惹了更多阴险的敌人,为赵家埋下了覆亡的祸根,最终引来了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惨案。
不过这一惨案并不发生在赵盾身上,他的报应要交给自己的儿子赵朔。
赵朔(剧照)公元前年,赵盾去世,赵氏的六卿之位由儿子赵硕继承。
公元前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晋国祭祀的山脉梁山崩塌,堵塞了黄河、雍河三日不流。
此时晋国的国君是晋景公,知道消息后就命人查探原因。
有个叫屠岸贾的大夫,是被赵盾弑杀的晋灵公的宠臣,为了给晋灵公报仇,就偷偷向晋景公进谗言:“影响国运的山川崩塌是不祥的预兆,如果应对不当,会有当年晋灵公的下场。”
晋景公(剧照)晋景公听后大惊,认定赵氏家族将会反叛,于是决定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以远离这个早已被赵氏经营孔子多年的绛城,并默许对赵氏怀有敌意的诸卿攻灭赵氏。
晋国上层贵族尽皆落井下石,各自带兵杀向赵氏,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赵氏权贵皆被斩杀,赵氏家族几乎被灭亡,史称下宫之难。
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的妹妹,下宫之难时躲在宫中生下遗腹子赵武。
赵朔有一个门客叫程婴,抱着刚出生的赵武逃出生天,隐藏在深山当中,才为赵家保留了唯一的血脉。
赵氏孤儿(剧照)十五年后,赵盾曾经器重的一名家臣韩厥(韩国的先祖),成为晋国的上卿,对赵氏抱有同情的他向晋景公强谏说:“以赵衰、赵盾对晋室的功勋,家族竟被灭亡,在晋国没有留下继承爵位,祭祀他们的后人,这样做,岂不令那些一心为国家做事的人心寒?”
晋景公感念赵衰辅佐晋文公的伟大功业,决定为赵朔平反,得知赵氏尚有遗孤,随即派人迎回未成年的赵武,让他继承赵氏以前的爵位和封地,并允许程婴、赵武带兵攻杀下宫之难的主谋屠岸贾,灭了屠家一族,为赵氏一门复了仇。
赵氏孤儿(剧照)从此赵氏一族再次兴盛,重新成为晋国的主要势力,也为后世赵、魏、韩三家分晋埋下伏笔,不然春秋、战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