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4.html“两京八座”顾应祥有明一代,“两京八座”谓北京、南京的两部尚书。吾邑箬溪顾公应祥,在明代政坛、文坛名望甚重,其影响领域之广、著述之宏富,在长兴历史上具有绝对浓重的一笔。惜至今,仍不见顾应祥专集刊出,无年谱传世,著作分散海内外,又其墓葬早年破坏,墓志一合,仅墓志盖清晰(缺一角),墓志铭因雨水剥蚀、漫漶不清。整理长兴县博物馆库房文物,细斟石上数行小字:“岁乙丑策士……盖成进士二十七载,而始以中丞抚滇,中废又十五载,而以故官起历两京大司寇,以年至归箬溪山中又十余年……”笔者遂披拣文献,从所见中,极力还原“两京八座”之望的多面手——顾应祥。《顾氏宗谱》上的顾应祥像01“九族”而上下“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这是《三字经》对九族耳熟能详的描述。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之前对长兴的这位顾尚书,大多止于其父顾昶来长兴的简要描述,现翻阅《顾家潭顾氏宗谱》,去繁删冗,梳理顾应祥承前启后主干所对应九族谱系如下:顾寿乙(寿乙亦作寿一为顾氏第二世,第一世为始祖顾乾)→顾伯通→顾克升→顾昶→顾应祥→顾思纯(一作师纯)→顾嗣衍→顾胤蕃,顾諟→顾名问,顾元爵、顾元恺、顾元揆。长兴县博物馆藏顾应祥墓志铭拓片关照顾应祥之身世,查阅家谱及徐中行撰《顾应祥行状》,不难得出,其高祖顾寿乙至祖父顾克升世居苏州浒墅镇,至其父恬静翁顾昶,于成化年间“挟扁仓术,行游湖间”,显然他的父亲是行医至湖州,娶乌程名家杨茂公的女儿(顾应祥的母亲杨淑人),先定居乌程,又“悅长兴山水”而居长兴。虽顾应祥后官至尚书,但十分有意思,九族中,除他自己之外,无一人得中进士,中举亦无。他的祖父及父亲,皆以其贵,得赠南京兵部右侍郎。其子孙亦得封荫,其子顾思纯袭右府经历,年19岁即夭,无子。以顾嗣衍过继作为思纯的儿子,顾嗣衍袭右军都督府经历,任曲靖太守。顾嗣衍长子顾胤蕃,有独子顾名问;顾嗣衍次子顾諟,有子顾元爵、顾元恺、顾元揆,均已无显赫经历。02身世多褒扬嘉靖四十四年()九月七日,顾应祥离世,嘉靖皇帝命吏部议赠,赠给“太子少保”之誉;嘉靖朝权相严嵩与顾应祥可谓具有同年之谊,两人同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但顾应祥比严嵩小三岁,严嵩一开始对顾应祥还是佩服和尊敬的,后来两人政见不合,从他为顾应祥父亲写神道碑,却不见他为早他四年离世的顾应祥写任何形式的祭文来看,可见严嵩排挤顾应祥已是很明显了。但严嵩《赠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顾翁神道碑》中“恬静,以见志精岐黄之业,志在济人,不责其报”、“尚书雅重精练,固廊庙器”,的论述,对顾昶、顾应祥父子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晚明文坛领袖,曾与顾应祥同事于刑部,后亦官至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在《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墓志铭》中“以故官起历两京大司寇,以年至归箬溪山中又十余年。海内士大夫无论识不识,咸指目顾公,如清镛大敦,冀以想见昭代之象,望以为乔岳钜川,庶几能复为云雨”的文句,对昔日的同事进行了高度评价。“神龙天马”之誉的布衣文士俞允文在《明故刑部尚书诔》中写道:“刑部尚书长兴顾公卒,呜呼哀哉,仁贤殒逝,万世同途,而国失师模,民失瞻恃。”写顾应祥的于国于民的榜样作用,可谓点题精深。其甥婿徐中行,他写的《明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行状》,情感丰沛,纪事详实,又是王世贞等人写祭文的先期范本,行状一文,足以概括顾应祥传奇宏富的一生。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记载的顾应祥墓志铭从成化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杨淑人梦有龙首而麕身者降其室,神指曰:‘麟也!’”小“梦麟”的神奇降生到“成器独早,而瑰伟特异”。弘治十八年(),23岁高中进士。仕途从輶轩使者起步,历江西饶州府推官,推官任上有带一人一马成功解救县令的传奇;锦衣卫经历上,以礼法自严、钩染不得;广东佥事任上,正德十二年(年)葡萄牙人来到广东,献给顾应祥一门火炮,始有中国仿制佛郎机炮之渊源,又任上,跟随王阳明讨寇,顾应祥出奇兵而获胜;江西副使任上,分巡南昌道,夙夜经画,内则综理簿领,外则均平徭役,招集流亡,民始庆更生;由陕西苑马寺卿迁山东右参政,连擢按察使右布政,按察任上,疏慎谪戍、戒酷刑、杜株累、严军政四事,上悦其言;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公极意经略,华夷无不感悦;其母杨淑人丧,不候代奔还,被罢除官职;等到守丧服除,与尚书蒋公瑶、刘清惠公麟及诸名公结社菰城岘山;吏部都察院数为上言,报可之后,再抚云南;迁南京兵部侍郎,升刑部尚书,因严嵩持国秉,“分宜公嗛之”,顾应祥调任南京刑部尚书。徐中行作为甥婿,盛赞顾应祥“好读书,无故未尝一日释卷,以故九流百家,无所不窥”“其诗文似白少傅,奏表似苏文忠,笔札似赵文敏,而公顾夷然不欲以才艺自居”,在顾应祥的耳濡目染之下,又有这层特色亲戚关系,徐中行发出“中行辱公垂髫知赏,附以婚姻,衔戢恩遇垂三十年矣”的感慨。03声名播四方弘治十八年(),23岁的顾应祥与26岁的严嵩同中进士,也洽因同年之谊,在顾应祥91岁的老父亲顾昶逝世()之时,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以“嵩与公同年进士谊不可辞”,写就《赠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顾翁神道碑》。《王阳明年谱》载,顾应祥曾于30岁(正德七年,)在北京从学王阳明(41岁)后,由于剿匪事宦,顾应祥成为王阳明的下属。正德年间祝允明与顾应祥在岭南有过交游,顾应祥的《彰南八咏》是现存明代尚书书法中的难得精品。嘉靖三十八年()人日(正月初七),顾应详在朱曰藩(与吴承恩挚友,顾应祥死后一年,吴承恩来长兴赴任)家里见到杨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的画像,与朱曰藩等人合作《人日草堂图》,寄于杨慎。与工部尚书(赠太子太保)的蒋瑶、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的刘麟、刑部主事的唐枢、四川参议韦商臣等在家乡,以文酒结社,美谈传岘山。至嘉靖四十四年(),顾应祥年83岁薨,文坛领袖,刑部同事王世贞(后亦官至刑部尚书)为其写就《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墓志铭》。文坛“后七子”之一(后官至江西布政使),徐中行写《祭司寇顾箬翁文》、《明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行状》。“神龙天马”之誉的文人俞允文写《明故刑部尚书诔》……若以盖棺定论而言,顾应祥的“名”当得远播。顾应祥书法作品:彰南八咏给顾应祥冠以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数学家、法学家、天文学家,皆无可厚非,其重理论、亲实践,研究领域全面开花,可谓是明代中晚期综合性人才的翘楚代表。今从其著作,即可窥其非凡的才华,绝世独立的一生。《奏疏摘稿》《僧害》乃其政治思想倾向所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测复算术》《弧矢算术》《勾股算术》见证其在数学上的造诣;《读易愚得》《尚书纂言》见证其经学的见解;《南诏事略》是其巡抚云南见闻;《授时历法》乃其天文学成就;《人代纪要》乃以编年纪事;《重修问刑条例》、《律解疑辩》见其法律上的钻研;《传习录疑》《致良知说》《惜阴录》乃游走于其师王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间的智慧;《崇雅堂集》《崇雅堂乐府》《归田诗选》乃其诗文造诣;《唐诗类抄》《明文集要》乃其整理归类历代诗文辑要;《围棋势选》《牌谱》可见其对棋牌之涉足;《嘉靖长兴县志》乃其对乡邦文献编纂之功……至于《弇山堂别集》《天目先生集》《仲蔚先生集》《明儒学案》等学人著作,自多有顾应祥之身影。(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顾应祥《人代纪要》)浙图藏长兴王修收藏明嘉靖刻本:顾应祥《唐诗类抄》浙图藏明嘉靖刻本:顾应祥《勾股算术》04牌坊留念想清顺治六年,即年《长兴县志》所载南大街三座牌坊作为长兴地方上的名望耆宿,后人在长兴县城的中心位置,自南自北树立了多座牌坊,其中顾应祥的牌坊是提到最多的,“尚书坊”、“宫保坊”即与其相关。据年《长兴县志》记载,县衙正前方为南大街,街上尚书牌坊即存有二座。其一即为长兴鸿桥人顾应祥所建的“两京八座坊”(即“两京尚书坊”),“八座”为尚书的别称,“两京”即北京、南京,顾应祥担任过嘉靖时期北京、南京的刑部尚书。该条目有“为尚书顾应祥建”七字。长兴原存有顾应祥牌坊刻石即为“资政大夫两京刑部尚书”。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刑部尚书表”条载:顾应祥,浙江长兴人,弘治乙丑进士,嘉靖二十九年任。此即北京刑部尚书之任。《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一“南京刑部尚书表”条载:顾应祥……嘉靖三十年调任,三十二年致使。此即南京刑部尚书之任。此北京至南京之调任,却是拜其同科进士,此时已为权相的严嵩所“赐”,受排挤而使然。除此“两京八座”的盛誉之外,顺治长兴县志图版及康熙县志图版均载明了“宫保坊”的图案及位置。“宫保”为皇室赐予的荣誉称谓,对应着晚明获得“太子少保”身后荣誉的刘麟与顾应祥,这两位年过八十的老人先后离世才相隔四年。短时间内长兴一地而出两位“太子少保”,不消说,自是声名鹊起了。东鱼坊复建的尚书坊以牌坊的形式,记录功名和德望,是传统中的传统,今虽不存牌坊的任何身影,但“两京八座”顾应祥,总有记起的时候,幸运的是,已建成的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复建的两座牌坊,即与顾应祥相关,也算是对有明一代长兴这位顾尚书的一种敬意吧。-END-
来源:长兴乡贤
编辑:田野姑娘
审核:彭小财
更多
年第二季度“长兴好人”候选名单出炉,请大家评议点赞!事关每一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最高罚元!7月1日起施行浙报整版夸长兴这个乡镇!盲人被困马路中央,数辆车呼啸而过,一司机下车…2分钟的生死营救,为长兴4名环卫工的义举点赞!
走过路过
不要忘了点亮“在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