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把只会空谈,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或者说空谈误国的做法叫做“纸上谈兵”,而把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叫做赵括、马谡,“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由来就来自于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由于赵括的指挥失当,导致赵国四十万兵马战败被俘,最后被名将白起全部坑杀,留下了千古骂名。纸上谈兵长平之战,战国史上决定性的一战,也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来由。它是由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关键性的一场战役,此战之后,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锋,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前进步伐。然而我们回看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却发现,赵国战败似乎是必然,与赵括的“纸上谈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赵括却成为了背锅侠。那么,真实的情况下,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一个纯粹的废物点心吗?一、先说说“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只会空谈书本上的理论,而不会实际运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赵括是个“空谈家”。只会看书本,谈理论。那么,在战国时期,书本是什么做的呢?是竹简,称为“简”或“册”,而不是称为“书”。而“书”的本意是“写”。所以应该叫做“简上谈兵”或者是“册上谈兵”。而纸张又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呢,是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发明的。也就是说,在赵括所在的时代,根本没有纸张,哪里来的“纸上谈兵”。这是后人给他的定论。纸张的发明二、赵括其人其事赵括,赵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史书上说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史书中对赵括的记载不多,但是有赵括父母对他的评价。他的父亲名将赵奢对他的评论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说:“战争是与生死有关的事,而赵括却能很轻易的谈论战争。如果赵国不用赵括做将领则已,如果让他做将领,那赵军惨败一定是赵括的事。”所以,赵奢反对让赵括做将军领兵打仗。马服君赵奢她的母亲也对赵王说过赵括的情况,反对让赵括领兵打仗:“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赵母这段话有几层意思:第一,反对赵王用赵括领兵打仗,这和赵奢的意思一致。第二,反映赵括和其父的行事作风不同。赵奢用兵,爱兵如子,不高高在上,不自私,所得赏赐都分给军士,而且领军出征,不顾及家事,公而忘私。赵括则不同,对待军士,高高在上,让军士不敢仰视,得了赏赐全部归于己有,并且置办田产,重视自己家事,自私自利。平心而论,赵母这番话只是谈到了人品和为人处世的问题,和军事无多大关系,与赵括的军事才能也没有必然关联。况且,他置办田产的钱财来自于赏赐,并不是他贪污受贿或者大发战争财所得,人品上并没有多大问题。虽然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将领的看法,都是希望他们为国为民不计私利,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但是也不能说明,那些没有做到爱兵如子,那些没有把自己的赏赐分给军士的将领,就不是一个好的将领。归根结底,不打败仗,为国家打赢战争,让战争损失最小的将领才是一个好的,有才的军事家。赵括与纸上谈兵另外一点,“纸上谈兵”的人真的就不是一个好的军事家吗?举个例子,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从来没有打过仗,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但是他的《隆中对》却准确的分析出了“天下三分”的道理,而且刘备根据诸葛亮的建议,并且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也确实实现了“天下三分,必占其一”的意图。那么,诸葛亮的这一论断属于“纸上谈兵”吗?我们又否定诸葛亮作为军事家的定论了吗?没有。其实,一场大的战役,打的不仅仅是带兵将领的军事才能,还打的是综合国力,军队的综合素质,以及政治谋略。当然,赵括有记载指挥的战役,也仅仅只有“长平之战”这一场战役而已,他本人也在这一战中丧命,也就没有更多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了。所以,这一点,并不能说明赵括就是一个废物点心。三、长平之战的起因长平之战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土地争夺战。长平之战地图公元前年,秦国攻占了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韩国国君很害怕,派人到秦国谢罪,并且愿意献出上党郡以换取秦国停战。但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降秦。他发动百姓,谋划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利用赵国来抗击秦国。赵国接受了上党郡,秦国当然不愿意,于是两国开始了上党郡的争夺战,最后爆发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四、长平之战的结果长平之战的结果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由于先期廉颇领兵,已多次战败,失去了赵国国君的信任,再加上秦国派人在赵国实行反间计,赵国国君用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防御战略,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结果秦军假装败退,而赵括领军追击,被分割包围,粮道也被截断,在断粮46天后,赵括组织士兵轮番攻击秦军,以期突围,结果被射杀,赵军失去主将,全军投降,被白起坑杀。这就是整个长平之战的过程。战争的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中间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在赵括替换廉颇之前,赵军对秦军作战,已经屡次失败,赵军进入防御战,但是防御战中,赵军仍然被秦军攻下西边的营垒,斩杀两名都尉。那么,这些情况都出现在赵括领兵之前。这些情况又说明了什么?这些情况说明,赵军其实已经有了战役必败的势头了。赵括其次,赵军屡败之后,赵国开始从政治角度寻求突围的机会。两种选择,一种是向秦国求和,两国罢兵,赵军突围。但是这一决策秦国同意吗?以当时的两军态势以及秦国对上党地区的势在必得,秦国恐怕是不会轻易答应赵国的求和,除非,赵国付出的代价很大。可是如果代价太大的话,赵国也不愿意付出,那么求和自然没有结果。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可是赵国国君却偏偏采取了这一策略。而这一失策,也直接影响了战争的结局和走向。这一点,不是应该由赵括来背锅的。第二种选择是向齐楚等国求援,借齐楚的威势震慑秦国,或者与齐楚魏联兵攻秦,达到秦国退兵,赵军解围的目的。这一策略其实是当时情况下最佳的策略,但是赵国国君没有采纳。那么,赵军突围的唯一机会就错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仍然用廉颇打防御战,恐怕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赵军战败。这一点,也是与赵括无关的,赵括不用做背锅侠。名将廉颇再次,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将领带兵打仗和团队协作是一个道理,一个好的军队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将领,还需要将领和士兵之间有感情,经过磨合,配合默契。而领军将领的实战经验尤为重要。廉颇是战国时代“四大名将”之一,能有这个名号,说明他的军事才能是公认的。而在此次战役中,廉颇自己也知道打野战自己不是白起的对手,所以在野战失利后,转入了防御战,并且做了三道防御阵地。然而不幸的是,三道防御线也没有阻挡住秦军的凌厉攻势。尽管秦军也损失惨重,但是赵军既没有援兵,国内粮食也不足,这场战役的前景可想而知。这些都不是赵括的责任,当然也不是廉颇的责任。换句话说,这些必然失败的因素与领军将领无关。当然还有要说的是,“临阵换将”,赵国当时似乎除了赵括,也无人可换。当时的燕国名将乐毅、齐国田单都在赵国,但是都是客卿身份,田单拒绝了,乐毅被怀疑,赵国本国的名将李牧还年轻,所以,赵国国内还真找不出合适的将领,这一点也说明赵国国力在下降,人才不继。临阵换将再次之,长平之战决战前,秦赵之间的这场战役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虽然廉颇的防御战使得秦军不能前进,不能获得战役的突破,而且秦军在这场持久战中也损失惨重,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终打的是综合国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到这个时间,就要看秦赵两国的国力比较了。从综合国力上说,赵国还是不如秦国,尤其是粮食产量,史书中说,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国策·齐策二》也记载说:“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这场消耗战,赵国最终也是消耗不起的。即使是廉颇,在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可能最后的结果也是完败。所以,赵括战败也是必然,只是时间而已。廉颇再再次之,赵国国君之所以换将,是因为对廉颇的战略战术不满意,才在秦国反间计的诱导下,换了赵括。既然是对廉颇的战略战术不满意,也就是对廉颇的防御战不满意,要改换战术。防御战不行,那就只有进攻的战术了。再加上赵国当时的国力,赵国国君恐怕也希望速战速决,及早结束战争。所以说,赵括的战略决策其实是执行了赵王的意图,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主张。最后,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当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他战略战术的运用不当。首先是没有侦察到秦军也换将,换来的是“战神”白起,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孙子·谋攻篇》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就是盲目的打仗,瞎打一气。其次是轻敌冒进,没有察觉到秦军的败退是诱敌之计。然后,当白起派遣两万五千人绕道到赵军背后截断赵军后路时,事前既无防备,事后又无对策。还有就是白起仅仅派了五千骑兵就将赵军主力截为孤立无援的两支兵马,同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括丝毫没有去想办法解决这一危机,这就不能不说是他的无能了。尽管赵括有锐气,被围后还组织军队轮番冲击,意图突围,但是决策上的失误,事后又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只有锐气,没有头脑,这样的战争必输无疑。五、最后说说长平之战该不该打?从周朝建立以来,周武王分封了诸多诸侯,历经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纷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不断被蚕食,被兼并,到战国末期,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和一些没有实力的小国。在这七国中,齐楚秦赵的实力相差不多,任何两国交战,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两国或者三国联兵作战对阵一个国家,取胜的把握比较大。但是有时候联兵作战也会有失利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赵国凭借一己之力与实力相当或者稍胜一筹的秦国打长平之战,完全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么,这张战役有没有打的必要呢,当时平阳君赵豹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所以主张不打。但是平原君赵胜和赵孝成王都想打。这就是一个决策的问题。战国七雄分布图赵国决策的结果是,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赵国也寻找了联军,齐国和韩国,但是韩国不敢打,齐国又拒绝了赵国,最后,只有赵国自己和秦国来打这一仗了。秦国军队号称“虎狼之师”,而且秦国定下的国策是“远交近攻”,上党郡是韩国的,在秦国边境,属于秦国“近攻”的国策范围,又是韩国主动献出的,到嘴的肥肉,秦国是必定要吞下去的。秦国志在必得,赵国也想吃掉这块肥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长平之战由此就必打无疑了。如果没有长平之战,赵国的军事实力损伤不会那么大,也不会在短时间被秦国灭亡。另外在决策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促成合纵,赵国也不一定会失败。但是这场本不该打的战争最终还是打了,原本还算强盛的赵国,经此一役,国力迅速衰退下去,不过几十年后,就被秦国灭亡了。无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也好,还是“纸上谈兵”赵括也好,都挽救不了赵国必然失败的命运。结语:中学时候学历史,知道长平之战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空谈误国,导致了长平之战赵国的完败,所以把赵括作为反面人物记住了。但是后来了解了很多历史后,才明白,历史上任何一件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军事、历史背景,有前因后果,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单纯事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既有周天子,又有诸多诸侯国,国与国之间既有“合纵”,也有“连横”,既有“远交”,又有“近攻”,既有联合,也有战争,而且各诸侯国之间相互联姻,彼此为亲,亦敌亦友,关系十分复杂,“剪不断,理还乱”。所以诸侯之间的战争,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相关联,决定战争的成败,也往往不仅仅是军事手段,还包括政治、经济、联盟、环境、人事、综合国力等等等等诸多因素。正如长平之战,表面看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空谈误国,导致了赵国在对秦战争中的惨败,但实际上,与赵王的政治决策,与赵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周围国家对赵国的态度都有关联,假使这些因素都对赵国有利,那么,很有可能的是,这场战役,无论是那个将领来打,最后的赢家都会是赵国,而非秦国,更与名将白起的军事才能无关。不过,这也仅仅是假设而已。毕竟最后的结果是,长平之战中,赵括的技战术还是有问题的,赵国输了,“纸上谈兵”这个帽子赵括也结结实实的带上了,恐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摘去了。声明: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