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真是他们说的那样贪吃吗一起来还原商周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揭露洪荒隐秘,尽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欢迎收看《山海经》系列第8期。在中国神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有很多被误会的人和事。比如神和仙的区别,比如月宫并不是洞天福地,而是一座囚牢,比如被误会几千年的哮天犬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一下夜述封神前面的文章,这里不多累述。饕餮今天和大家聊的是上古凶兽之一——饕餮。在现代,饕餮已经是“贪吃”的代名词相传这种想象出来的怪兽没有身体,因为他太能吃,以至于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它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这种版本的来源于何处?黄帝战蚩尤夜述封神综合了一下,大体上是黄帝战蚩尤,后来斩下了蚩尤的头颅,而蚩尤的头颅意识尚存,心有不甘,于是变成了饕餮,见什么吃什么。饕餮可是四大凶兽之一,它会这么脑残,自己被撑死而不自知?饕餮来源于上古要知道,饕餮不仅出现在距今年的良渚文化玉器上,更是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鼎上,也有饕餮的存在。这说明一件事情:这家伙来自上古。《山海经·北山经》:“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饕餮这里的狍鸮,郭璞曾注解为饕餮。不管这个狍鸮是不是饕餮,我们无需考证,但是我们能够看出一点:我们并不能从山海经里看到这个狍鸮贪吃。《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四凶《左传》里明确说明:舜帝在尧帝在位的时候,曾以暴制暴,以四凶抵御魑魅;后舜帝上位后,号召十六个贤臣,攻打四凶,最后天下太平。同时揭露了饕餮为四凶之一的缘由:贪于饮食,聚敛积实,不恤穷匮。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好像不是凶兽,而是描述一个部落领导人的残暴统治?既然说到缙云氏,那么就有必要提一下其他三凶了。尧帝《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帝鸿氏: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及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少皞氏:司马贞《补史记》:太皞与少皞都是华胥氏的儿子。颛顼氏:高阳氏颛顼缙云氏:又曰帝鸿氏。或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炎帝饕餮的原型这么一来,是不是就清晰了很多?原来所谓的“四凶”就是四个“官二代”;而其中饕餮的罪名是穷奢极欲,不察民情,暴力敛财,后来被尧帝消灭。而因为饕餮的缙云氏属于炎帝的苗裔,所以有人便把饕餮和蚩尤强加联系,诞生了本文前面关于黄帝和蚩尤产生饕餮那样的传说,其实比较荒谬。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能够看出:饕餮奢靡,但是并不是贪吃,另外,饕餮是个人。饕餮鼎后来,在二里头夏文化里我们能看到饕餮,既然是如此凶残,为什么还要刻在鼎上呢?原来鼎最开始是炊器,后来在禹的时候,变为国之重器。在鼎上刻着各种凶兽,是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它们伤害。而雕刻的饕餮,正是警示统治者,抛弃贪婪和残暴,用以治身治国。而被雕刻上去的饕餮,已经从人型转变为兽。被冤枉的饕餮《神异经》:“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魔志异》: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饕餮逐渐被赋予了贪吃的特性,同时从部落的首领逐渐转变过上古凶兽,想来饕餮还是冤枉。饕餮纹而时至今日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国寓意的饕餮纹逐渐被人们淡忘,而饕餮单纯的变成了一个贪吃的怪物,真是滑稽又无奈,完全有悖当时的文化。不仅如此,现在饕餮和盛宴一起,居然还成为美食佳肴,饮酒作乐的代名词,这......饕餮盛宴诸多隐秘中,总会让人欣喜,也会使人无奈,不是吗?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阅读,我是夜述封神,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