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父皇,我如何去信任你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yw/171020/5777860.html

贞观十六年()八月十四日,李世民召开朝会。

李世民:“臣子们,眼下朝廷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谏议大夫褚遂良赶紧接话:“当今天下,四方安定,唯有太子和诸王的名分最为紧要。”

李世民:“你说得不错。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传朕对太子李承乾不满,想要扶持魏王李泰上位,这些人真是其心可诛!这样吧,朝中论起忠正耿直的,没人能超过魏征,朕就让魏征做太子的老师,以此杜绝天下悠悠之口。”

圣旨直接下达到魏征的府中,请他出来做太子太师。

此时,魏征已经重病在身,远离了朝政,接到圣旨后,他感到受宠若惊。然而,他确实不想再出山,于是亲自跑到宫中,想要请李世民收回成命。

魏征这个二愣子,精明了一世,却没有明白李世民的真实意图。

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朕奖赏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大的功劳,而是为了太子一事。你也知道,周幽王和晋献公废嫡立庶,这才导致国家灭亡,汉高祖刘邦想要废黜刘盈,吕后请出商山四皓,最终保住了太子之位。朕下诏封你为太子太师,正是为了绝天下悠悠之口啊。”

魏征明白了,李世民想要靠他的名声,帮助自己和李承乾渡过这个难关,于是在半推半就的状态下,答应了李世民的任命。

遗憾的是,凡事只要和皇位沾上了关系,那就是不死不休的下场。魏征不是神仙,就算他能出场,也没有能力挽救李承乾的地位,更没有能力改变李世民的心意。何况,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就病重身亡了。

事实上,魏征的出山并没有让质疑李承乾的舆论消失。相反,古人和我们一样,喜欢搞八卦新闻,而且看热闹的绝对不嫌事儿大。

很快,长安城有了新的传言:太子李承乾因为此前跌倒受伤,变成了瘸子,李世民嫌弃他这种形象不符合国君气度,因此想让魏王李泰做太子。

事实的真相是,李承乾的腿脚确实有伤,可并没有变成瘸子,更没有影响形象啊。只能说,无厘头的八卦,古往今来都不曾断绝。

贞观十七年()正月,面对长安城的八卦新闻,李世民不得不站出来澄清:臣子们,坊间传闻,太子的腿脚不灵便,魏王李泰又时常跟随在朕身边,这才有更换太子的说法。朕想说的是,太子虽然有脚疾,但是不影响行走,而且《礼记》上面也说了,如果嫡长子去世,应该立嫡长孙,太子的儿子已经有5岁,朕终究不会以庶子取代嫡子,开启皇子争夺帝位的先例!

然而,李世民的话漏洞百出。

漏洞一:李世民已经三番五次假设李承乾去世,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皇帝,李世民为何会如此糊涂,屡次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漏洞二:李世民说服魏征出任太子太师的时候,以周幽王、刘邦废嫡立庶作为案例。问题是,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李世民的嫡子,这有任何可比性吗?

漏洞三:李世民在诏书中公开辩解,说不会用庶子代替嫡子,可并没有庶子卷入到立太子的风波,这台词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

漏洞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直接破坏了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如今又和别人说要搞嫡长子、嫡长孙做皇帝的事儿,岂不是自己打脸?

说不清楚的事儿,必定有蹊跷。

结合李承乾想杀于志宁,乳母遂安夫人指责孔颖达,李世民不愿意和李承乾交流,李世民无底线宠爱魏王李泰,李世民恶意贬斥杜正伦等事,只能做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里面的水,实在是深不可测。

关于李承乾和李世民的父子纠葛,史书上隐晦的信息确实很多,咱们也不用着急下结论,毕竟后事如何,还是再多看看吧。

事实上,李世民的行为太明显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李承乾完蛋了,李泰就是下一任的太子。李泰身为当事人,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李泰觉得,父皇如此待自己,肯定有莫测高深的理由,他本来就是嫡子,完全有资格问鼎皇位,只要李世民再力挺一波,太子之位就是囊中之物。

人世间主宰一切的帝王,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地位。李泰心动了。谁也说不清楚这种夺位的想法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脑海里面的。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曾经派黄门侍郎韦挺管理魏王府的事务,后来又让杜如晦的弟弟,工部尚书杜楚客取而代之,二人先后都成为李泰的心腹。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李泰联络朝中大臣,杜楚客更是随身携带黄金珠宝,以此来撬开长安城中权贵的大门,目的就是灌输魏王李泰如何聪慧,应当被立为太子。

在史学家的笔下,李承乾就是疯癫的太子,可他并不糊涂,他对魏王府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李承乾看到弟弟李泰开始活跃起来,再加上李世民对自己越来越没耐心,于是觉得有些后怕,担心李泰和朝臣的勾搭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李承乾找了个人,让他假扮成魏王府典签(府内开会,典签是记载之人,可以掌握很多机密),写了一封匿名信,将李泰笼络大臣一事密奏给了李世民。

然而,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李世民接到举报之后,竟然毫无作为。他不相信这些举报是真的,反而是派人去抓捕上书告密的人。

想想看,李世民一向对皇子要求严格,皇子生活作风不朴素,李世民都得责骂一番,如今李泰暗中收买朝中大臣,李世民居然不闻不问,这是什么性质?

遗憾地说,李世民确实有些双重标准,不管是自己的作风,还是对皇子的要求,都是如此。此时此刻,李世民信任的天秤已经彻底倾斜了,这种情况之下,叫李承乾如何去信任自己的父皇?

失去了父皇最后的信任,李承乾再也无法振作起来。他选择继续做一个失足少年,言行而且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荒唐!

当然,史学家曾经评论过李承乾,说他是仁爱友善,对父亲孝顺的孩子,如今变得如此消极和愚蠢,这事儿总得把他给圆起来吧?于是乎,一盆子脏水直接泼向了李承乾,让他彻底不能翻身。

史料是这样记载的:李承乾就是一个极度贪玩,而且心机深沉的人。为了在外人面前装出懂事的模样,李承乾时常对东宫臣僚谈论忠孝,有时候甚至在众人面前流泪不已。每当大臣想要劝谏的时候,李承乾总是能够揣测他的意思,然后上前行礼,面色凝重,正襟危坐,装出一副仔细倾听的模样,随后引咎自责。然而,李承乾一旦离开了别人的监视,便露出了真实面目。

有人说,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得虽然很片面,很极端,可是在某些历史旧事上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史学家的笔下,春秋笔法,妙笔生花都不算什么,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就拿李承乾来说,孝顺是肯定的,可先前的都是表象,真实的李承乾就是个虚伪的人,孝顺都是装出来的,对大臣和善都是迎合的。这样一来,李承乾从一开始就是个演员,这事儿不就全部圆过来了吗?

问题是,为什么就没人去指责李世民的虚伪和双重标准呢?这里面的门道就不用多说了,想必有慧根的人都可以明白。

李承乾既然自暴自弃,肯定得找些事儿帮他实锤啊。

比如说,他对胡人的生活习惯非常感兴趣,特地叫人制作了一个八尺高的铜炉和一个六隔大鼎,他嫌太子府的牛肉不好吃,因此招募了一些逃亡的官奴到民间去偷盗百姓家的牛马,然后带回太子府,和下人们一起食用。

李承乾似乎对突厥文化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特地邀请精通突厥话的人到太子宫教他,没事的时候喜欢穿上突厥服饰,并且让身边的仆人梳上突厥人的大辫子,穿上羊皮衣服,赶着一群羊在太子宫跑来跑去。

这还不算什么,李承乾放着气派恢宏的太子宫不住,特地叫人做了五个突厥人住的穹庐,在外面挂满了突厥人的纛(dào)旗,自己身处其中,和他的仆人一起喝着马奶酒,吃着烤焦的羊肉。

更有甚者,李承乾对身边的人说:“我想体验一下突厥可汗死去之后的葬礼,你们就按照他们的习俗给我演一遍!”李承乾说完就假装死掉,躺在了地上。

在李承乾的训练下,太子宫的仆人早已经成为一级演员,他们看到李承乾装死,立即跪在地上号啕大哭,涕泪横流,然后跨上战马,围绕李承乾的“尸体”转圈圈,完事之后,还拿刀假装划李承乾的脸部。

有一次,李承乾玩累了,突然坐起来,表情严肃地说道:“假如我有一天做了皇帝,一定要亲自率领数万骑兵前去狩猎,到时候解开头发,做一回真正的突厥人,委身于思摩,如果能够在他的手下担当典兵将领,我就心满意足了。”

请注意,李承乾口中的思摩,指的是东突厥的贵族阿史那·思摩。

问题是,贞观四年()东突厥灭亡的时候,阿史那·思摩就赶赴长安,做了李世民的右武侯大将军,李承乾说自己想做突厥人,还委身于思摩。这样的编剧功底,完全是把所有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丝毫不给人面子啊。

别的事情先不说,李承乾说想做突厥人的小故事,可以说是史学家编出来的粗糙谎言,目的就是为了给李承乾泼脏水。有了这个例子,其他荒唐离奇、违背李承乾人设的小故事,其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

面对顽劣不堪的李承乾,李世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朝中大臣们对李承乾的行为开始觉得不可思议,难道你不想做皇帝了?你没看见李泰正在得宠吗?难道都没有感觉到威胁吗?群臣都暗自为李承乾本人捏了一把汗。

曾经被朝廷大臣视为最合适接班人的李承乾,在经历了一番莫名其妙的波折之后,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神经病,所有人都唾弃的太子。

文/九皋寒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