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被奉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这场战争中对于士气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击敌疲弱的的战术策略也向来为兵家所推崇。而作为这场战争的幕后总策划人,曹刿也因之声名鹊起。
曹刿像不过,曹刿虽是长勺之战鲁国一方的实际指挥者,但在整场战役中他并不是一位直接上阵厮杀的将军,而是作为一名军师而存在的。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鲜见,中国历史上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从来不领兵、不上阵厮杀,他们大都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然而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却要远胜常人,比如张良,比如荀彧,比如刘伯温,我们习惯称其为“谋士”。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扮演的角色正是一位谋士,他为他的主君鲁庄公出谋划策,就像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主公,臣有一计献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
这就是长勺之战的主要过程,曹刿所主张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念,充分强调了士气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士气可以理解为士兵的勇气和信心,人们对死亡总是有大恐惧的,士兵一旦丧失了无惧生死的的勇气,便会生懈怠和怯战之心。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未战先怯者又如何能取胜?
鲁庄公和曹刿除此之外,曹刿在此战中还颇有些知己知彼、谋定而后动的意味。曹刿明显是反对鲁莽用兵的,鲁庄公眼见敌军败退,就打算痛打落水狗,而曹刿马上阻止了他,敌情未明,怎可妄动,如果有诈怎么办。在行动之前,我方总要先知晓敌人的状况和意图,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策略和计划才能出手,不可急于求成。所以曹刿才会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等举动。
曹刿在战役中的表现的确很惊艳,但如果我们想要更为全面的理解长勺之战,还必须注意战役之前的情况。曹刿初次朝见鲁庄公,双方却并没有讨论具体的战役部署,反而在聊一些相对笼统、大而化之的内容。双方的对话都是围绕“何以战”这个问题展开,探讨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取信于民。这些内容听起来似乎有些老生常谈,有些空洞无味。大敌当前,国君和谋士不去探讨战术策略,反而在讨论这些听起来很无用的的东西,似乎也有么点不合时宜。
长勺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然而,真的是无用的吗?当然不是!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不仅是在说战争是用来解决政治所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也是在说战争的胜负其实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长勺之战为例,计谋策略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曹刿认为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民心,君主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士气,军队才会战无不胜。
从这个角度而言,斗争其实早在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胜负也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可以知晓了。所以曹刿先跟鲁庄公探讨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解决了民心向背的问题后,曹刿才认为可以一战。
长勺之战纪念碑这段对话也从侧面体现出浓厚的民本思想。这很好理解,对话都在讨论如何取信于民,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凝聚民心。讨论的出发点是民,讨论的归属点也是民,可见曹刿以民为本的思想。
如果说一鼓作气体现的是曹刿的用兵策略,那么取信于民体现的是曹刿的政治思想。曹刿的政治思想在长勺之战中只是惊鸿一瞥,在曹刿参与治国的过程中,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勺之战后,曹刿凭实力获得鲁庄公的认可,从而在鲁国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也因此有了后来的劝谏庄公“如齐观社”一事。
“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土发而社,助时也。收攟而蒸,纳要也。今齐社而往观旅,非先王之训也。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臣不闻诸侯相会祀也,祀又不法。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公不听,遂如齐。”(《左传》)
曹刿阻止鲁庄公到齐国参加祭祀活动的理由是此举违礼。违反礼制在春秋时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春秋时期的士大夫劝谏君王,也常常将违反礼制挂在嘴边,然而这些士大夫却往往很少告知我们违反礼制为什么有害。
而在这里,曹刿告诉了我们。“夫礼,所以正民也”,这句话指出了礼制的作用,也指出了维护礼制的必要性。礼制是用来干什么的?它是用来规诫百姓,约束社会行为的。只有百姓严格遵守礼制,只有朝廷严格执行礼制,才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才会有相对安稳的社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时候的礼制其实和现在的法律很相似。
而原本应该是礼制维护者的国君,却自己打破自己所维护的礼制,从今往后,朝廷还如何理直气壮地维护礼制,老百姓又如何能心服口服地遵守礼制。没了礼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又何从谈起社会秩序,社会动荡在所难免。
这件事虽然表面上谈的是礼制,但出发点仍然是民。所谓民本思想,说白了,其实就是重视百姓的生活状态,重视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放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来看,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要站在百姓的立场看问题,以百姓的视角看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刿虽然没有具体提出与民本思想有关的相关观点,但其一举一动中,其实处处渗透着民本思想。
无论是一鼓作气的计谋策略,还是民本思想,在今天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甚至可以将其归入常识性认知的范畴。但是在数千年前,识字就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今天所谓的普通认知在当时更是士大夫的专属。
而曹刿无疑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国士,我们从他身上可以看出这一群体的某些群体特征。比如“肉食者鄙”的高尚节操、比如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比如出则将入则相的能力追求等等,他或许无法完全代表这一群体,我们也无法从他身上完全看出这个群体的整体面貌,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但管中窥豹,我们仍能从他身上品出一些“士”之气韵。
参考资料:《左传》等
(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