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事件发生十年后,赵氏家族在赵武的领导下重新崛起于晋国众卿之中。因赵武之子赵成早亡,后来闻名于天下的“赵简子”(即赵鞅)便被迫提前进入了政治斗争激烈的晋国政坛。
在韩氏韩起、魏氏魏舒的照顾下,赵鞅从六卿最末位“下军佐”干起,并初露锋芒。
一、拉拢赵氏
当时晋国六卿及相互关系是,韩氏、赵氏、魏氏三个家族与范氏、中行氏、智氏这三个家族对立。
魏舒在韩起去世后,虽然还位居高位执政晋政坛,但也是勉强维持着国家稳定。
1.面临社会矛盾与政治危机的双重压力
这个时候,范氏士鞅终于耐不住寂寞跳出来了,因为晋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慢慢激化,同时范式家族和盟友中行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左传·昭公三年》中记载:
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堇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
意思是战马不能驾车,卿无军队,公室战车左右无好的人才,军队无好将领。百姓穷困,但宫室奢靡。路上到处是饿死的人,国君的宠姬家中财物却是很多。民众听到国君的命令,害怕就像是躲避敌寇。
当下迫切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状况,让他亟需一个新的盟友来代替之前和中行氏关系不和的智氏,以此来争取民众,为魏氏一派争权打开新局面
2.拉拢新盟友
这个新盟友需要什么条件呢?有权势且易掌控。
位列六卿之一、年纪轻、从政经验少的赵氏赵鞅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就这样赵鞅便进入了他的视线。
怎么拉拢赵鞅呢?
史料里没有详细说明,我们只能从文字片语中窥探一二,比如士鞅让他三个和赵鞅年龄相仿的儿子与其交往,比如鼓动中行氏与赵氏的旁支邯郸氏联姻(这也无形中分化了赵氏)等。
原本和韩氏、魏氏在一个阵营的赵鞅,在士鞅的各种软硬兼施下,与范氏和中行氏走得越来越近。
而这一成功拉拢赵氏的行为,也为稍后即将开始的“大戏”找好了“背锅侠”。
二、铸鼎“大戏”
为了争取民众、钳制执掌国政的魏舒,士鞅便拉着中行氏的荀寅,控制着新加入的“小弟”赵鞅导演了一场震惊晋国政坛的大戏。
这场大戏的剧目名叫“铸刑鼎”。
大戏的内容是这样的,荀寅在士鞅的授意下,带着赵鞅去汝滨城(中行氏的控制区域)去民间征收说要上缴给国家的铁器。
后来荀寅假称奉了魏舒的命令,把收来的近五百斤铁器融化,来烧铸一尊大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
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
把铁器烧成大鼎原本无可厚非,可重点是他们要将“范宣子刑书”(范宣子即士匄,士鞅之父)铸在这座鼎上!
这在当时不是个小问题,而是足以震动晋国政坛、震动各诸侯国政坛的一件大事!
1.郑国已有先例
也许有人说,这次晋国的“铸刑鼎”在也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动了,三十年前郑国的子产已经开了成文法活动的先河,就是他做的那尊“铸刑书”(其与“铸刑鼎”是一个意思,为了区别两者才这么叫的)。
当时子产把原本写在竹简上的郑国国家法律“刑书”(包含三种法规)铸在一尊鼎上,并向百姓们公开。
这个做法首当其冲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不止本国的贵族,甚至晋国贵族羊舌肸都写信直接斥责子产的这一做法,说这样会让百姓减少对国家的恐惧之心,他们将会弃用礼仪而代之以刑书,用这样的办法不会安定百姓,反而会加快郑国的衰败。
《左传·昭公六年》对此有此记载:
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2.晋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有子产的“铸刑书”在前,士鞅在此社会潮流推动下,也把本国刑法铸在了鼎上,并予以公示。
虽然此次“铸刑鼎”之举在当时是有史以来的第二次,但也是晋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虽然铸鼎一事在后世称为进步之举,但在当时触动了贵族阶级的权益,所以“铸刑鼎”还没完成,这场对周礼的挑衅、推翻、甚至有践踏意味的“大戏”,就遭到了来自晋国贵族,以及孔子等儒家代表的共同谴责。
比如孔子认为,百姓知晓了法律,就会只知法律,不晓廉耻仁爱,贵族特权就会受到影响,而凡事都付诸于法律,则与无诉讼的理想社会不符。
为什么晋国上下、乃至社会各界反应这么激烈呢?
记载先秦礼制的《礼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刑不上大夫”,而士鞅他们这一铸鼎行为在向天下宣告:此话在晋国行不通了。
3.赵鞅骑虎难下
在这次闹出大风波的“年度大戏”中,如果说士鞅是“台后导演”,那么荀寅就是“主角”,赵鞅则是“配角”。
可在别人眼里,可不管你是导演,还是主角、配角,只要参与到这部“戏”里的人,都要遭受猛烈抨击。
魏舒知道了晋国三卿的所作所为后,就下令荀寅停止铸鼎,荀寅不但不听,还连拉带扯着赵鞅继续行动。
开弓已无回头路,赵鞅被“唱红脸”的士鞅逼迫着,被“唱白脸”的荀寅怂恿着,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这场戏继续演下去。
事后,虽然正卿魏舒对他们几人感到不满,但和赵氏关系好的韩氏不说话,智氏也不语,他这个魏氏真是拿范氏、中山氏、赵氏无可奈何。
经这么一分析,“铸刑鼎”这场戏少了赵氏(赵鞅)还真不行,他不“背黑锅”谁背呢?
三、结语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卿大夫都在用各种方法争取百姓支持,以为日后取代贵族政权打牢基础,晋国当然也不例外,“铸刑鼎”事件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实士鞅是想动魏舒的“奶酪”,就联合中行氏“闹”了这么一出戏,作为第三参与人的赵鞅作为赵氏家族的代言人,无疑成了这件事的“背锅侠”和“挡箭牌”,这注定要为自己的成长“买单”。
虽然赵鞅“唱戏”是被逼的,但毕竟他还是唱了戏,所以他连带着挨骂也不冤。
话说回来,“铸刑鼎”不仅仅是一场“戏”,它的发生对晋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统治阶级专断刑法和随意处置百姓的特权局面被打破了;国君不再如文公当年居一国之重且君位不稳,执政大臣的权威严重下降并受到士鞅所铸法律的钳制,六卿离心力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