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乱成一锅粥的春秋三百二十八

鲁昭公争取复位的努力(3)

鲁昭公于公元前年(昭公二十五年)流亡到齐国,其后的三年,他都处于齐景公的庇护之下。齐景公曾经出兵讨伐鲁国,攻下了郓邑作为鲁昭公的落脚点;但是在公元前年,季孙意如派仲孙何忌和阳虎率兵攻打郓邑,鲁昭公再次流亡齐国。

鲁昭公二次流亡齐国时,齐景公虽然对他仍旧热情如故,但已经不再尊重他,言行间颇有轻视之意。鲁昭公寄人篱下,就算有所不满也毫无办法。

到了公元前年的春天,鲁昭公见齐国不准备再出兵助自己回国,便想到晋国去寻求帮助。

鲁昭公派人送信给晋国,信上说,自己想到晋国的乾侯居住,乾侯位于如今的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东南。

子家羁对鲁昭公进言:“您既然有求于晋国,就不好安安稳稳地住在齐国了,这样还有谁会同情您呢?依下臣之间,您还是回到我国和晋国的边境上等待晋国的答复为好。”

鲁昭公是个任性的国君,这一点从他即位当天就表现出来了。《左传》记载,鲁昭公继位时已经十九岁了,但是他的心性还是和儿童一般,在鲁襄公的葬礼上,鲁昭公竟然更换了三次丧服,换下来的衣服的前襟全都脏得不像样子。当时,鲁国的贵族中有些人就预言他一定不能善终。

鲁昭公围攻季孙意如,本来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他当时肯放对方一马,让他出亡到其他国家,那么季孙氏的势力至少会有很大一部分会被鲁国公室收回,除去三桓中势力最大的一族,那样的结果对鲁国公室来说就及其有利了。然而鲁昭公不听子家羁的劝谏,坚持要杀死季孙意如,最终失去了剪除对方势力的机会,反而被逼得流亡齐国。

流亡中的鲁昭公认不清形势,仍旧很任性,数次不接受子家羁的忠言,这次求助于晋国也是如此。也许是对前一年季孙意如攻打郓邑的行动感到心惊胆战,鲁昭公就是不肯回到鲁国等候晋国的消息。不但如此,他还再次派遣使臣到晋国,请求晋国派人来迎接自己。

晋顷公是这么答复鲁昭公的。他说:“上天降祸于鲁国,让国君您淹留在外。您离开鲁国已经长达四年,这四年间您从未专门派遣使臣来问候寡人,而是安安稳稳地住在甥舅之国,难道还要寡人派人到齐国去迎接您吗?”

估计鲁昭公读这封信时的脸色一定很精彩,心情大概也是一言难尽。不过就算感到难堪,他还是需要依靠晋国的。于是,鲁昭公命令手下收拾行李,动身返回齐鲁边境。晋国也如信上所说的那般,派人将鲁昭公接到了乾侯。

鲁昭公在乾侯住了大约一年时间。乾侯距离新绛还有相当一段路程,晋顷公有意冷落鲁昭公,一直没有请他到国都见面。鲁昭公自己也觉得没趣,便于公元前年的春天又回到了郓邑。

齐景公派遣大夫高张来慰问鲁昭公。高张出身高氏,是高偃的儿子。高张拜见鲁昭公的时候,竟然称他为主君。杜预在《春秋左传集注》中对此解释道:“比公于大夫。”就是说以对待卿大夫的态度来对待鲁昭公,因为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臣称呼家主为“主君”。

子家羁劝鲁昭公:“齐国已经当面轻视您了,您如果再想接受齐国的援助,只能自取其辱。”

鲁昭公自己也明白这点,于是他又回到了乾侯。

这是鲁昭公在外流亡的第五个年头,他离开鲁国时携带的财物也基本上花费殆尽,君臣一行人的生活日益艰难。

自从鲁昭公离开鲁国,季孙意如每年都采购马匹,准备好随从人员的衣服鞋子,派人送到鲁昭公面前。可是这一次,鲁昭公忽然怒气冲天,下令逮捕前来送东西的人,还把马匹都卖掉了。

既然国君不想收取自己的东西,季孙意如索性便不再送了。如此一来,鲁昭公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没有了。

卫国国君卫灵公对鲁昭公的处境表示同情,派人把自己拉车的马送了过来。这匹马名叫“启服”,应该是一匹良马,只可惜不长命,刚送到乾侯不久就掉进坑里摔死了。

鲁昭公心里难过,准备把马装进棺材里埋葬,子家羁劝阻说:“您的随从们平时吃不到肉,都饿得病病歪歪,请您让他们把马吃掉吧。”

鲁昭公没有让随从们吃这匹死马,不过他也不再让人给马打造棺材,而是用破帷幕包裹住马尸,随便找个地方就埋了。

君臣们在晋国难以维持生计,鲁昭公又想依靠齐国了。他把儿子公衍叫过来,交给他一块龙纹美玉和几块羔羊皮,这是鲁昭公身边所剩无几的财物中相对拿得出手的东西了。鲁昭公交待公衍说:“你去一趟临淄,把龙纹美玉献给齐景公,请他务必出手相助,帮咱们渡过难关,这几块羔羊皮就当作盘缠吧。”

公衍是个好孩子,他尽量节俭着赶路,到了临淄之后,把美玉和羔羊皮都献给了齐景公。齐景公收到礼物很高兴,当即将阳谷这个地方赏赐给了公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