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但是随着时间长河的流动只有儒家被传承下来了,到汉武帝时期,更是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这一举动导致很多的流派消失,最后只有儒家还在继续传承吗?
图1其实不然,到最后的时候,并不是说单单推崇儒家思想,只是儒家思想还是主流,但是还有很多的思想相继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些思想的出现,才让当时的中国更加完全。
战国七雄,百家齐鸣
古人讲:治大国如烹小鲜
什么意思呢?就是只有盐是做不出美味的菜肴的,需要不同的调料去配合使用,才能做出好吃的佳肴。就像只有儒家思想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其他各家的思想观点配合进行的。
接下来,咱们就先来看一看一些主流流派思想的特点,其实诸子百家,当中最著名的是诸子十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小说家。
图2而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最活跃的也就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和杂家,他们各自发表论点,周游列国游说当时的诸国君王采用他们的政治主张。
儒家
儒家作为一个流传最广的流派可以说在当时的诸子百家当中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当时就已经有了很强的影响力,是宗师级的人物。虽然孔子只是一个学术流派的代表,但是座下弟子却有当时的“中国首富”子贡,勇士子路这样在当时就很有名的人物。
而孔孟之道在刚开始却得不到重用,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不合时宜,无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你跟他们强调什么是礼,什么是仁以及“三纲五常”他们会采用吗?
图3在那个战乱年代诸侯们的想法都是如何富国强兵,不会被其他的国家吞并,而孔子的思想看起来更像是“道德管制”,而谁愿意被“道德管制”呢?但是在当时也并不是毫无用处,也可以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来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达到吞并的目标。
法家
法家的诞生可以说是合乎时宜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管仲、子产、李悝、商鞅、李斯皆为法家。但是法家在战国时期普遍受到重用,因为当时他们的政治观点和主张十分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因时立法,因事制礼”成为法家的重要特点,强调建立规则。同时强调的“以法治国”可以让国家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在当时的乱世环境中生存下来,其中秦国因为拥有商鞅、李斯两位法家大家,最终扫平六国,得到天下。
图4但是法家十分避免个人意志对法令的影响,反对走后门,人情,虽然在理论上看似比较公正,但是手段往往很血腥,苛刻,甚至伴随着杀戮,也为后世广为诟病。
道家
道家可以说是哲学家,因为道家的中心思想是“无为无不为”,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关尹、杨朱、列御寇等人,但是当时的道家没有像法家,儒家一样去推广各国推广他们的观念。而是在深山和闹市修行。所以在当时,道家也是一个相对另类的群体甚至他们被归为“隐士”。
道家的思想因为太深邃被称为“哲学之宗”,虽然在当时的思想是“不争”,但是也没有哪个流派敢小看道家。而且当时也有君王想用道家治国,就像楚国当时想聘用庄子,但庄子拒绝了楚王的请求。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当时应该说是一名图书馆馆长,但是能在当时的战乱时代活得好好的,处事不惊,也说明了道家的高明之处。
图5可以说道家的老子,庄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圣人”级人物,但是在当时的战乱时代,诸侯国很少会采用道家的思想去治国,毕竟诸侯王都是“俗人”,怎么能达到“无欲无求,无为而治”呢?如果,“无为而治”相信很快就会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
但是在汉初道家的思想却得到了应用,因为汉朝成立以后,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而“无为而治”就派上了用场。黄老哲学被汉初的帝王所接受,并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墨家
墨家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流派了,史书对墨家在当时的活跃度可以说是评价极高。墨家的核心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尚力、节用、节葬、等,意思就是要博爱,不要战争;要平等,反对阶级压迫;要节俭,杜绝铺张浪费;提倡薄葬,反对厚葬,殉葬;不要搞虚头巴脑的音乐,多把精力用来干实事。
图6各位读者品一下是不是在现在看来墨子的思想很合理有没有?是不是墨家的思想充满了现代社会的光辉,而他的这些平等博爱的思想,在西方人提出之前,已经出现,可以说是超前了世界将近年!
咱们来看一下兼爱思想不就是博爱思想吗?尚力思想和现代社会的“不劳动者不得食”是不是意思相同?尚贤不就是“任人唯贤”吗?而尚同甚至闪耀着“人人平等”的思想光环。非攻不就是爱好和平吗?如果说在当时被采用的是墨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是不是历史的走向会发生改变?中国甚至说在两千多年前就迈入民主社会也不是不可能。
图7但是历史没有那么多假设,虽然墨子的思想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在政治上收到各国诸侯的重视。因为在当时没有阶级,就没有了尊卑,那统治者怎么去进行统治;而进行俭朴,那么统治者还怎么名正言顺的享受奢华荣华?所以在当时墨家的思想根本不会被引起重视,最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兵家
兵家可以说是将星闪耀。和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等学术流派相比可以说是另行其道,兵家可以说是应大势所成,想要靠战争来终结乱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家的“救世”思想可以说是“以战止战”。兵家和法家一样,因为“合乎时宜”,在当时也成为了各国抢夺的人才,可以说在当时法家是诸侯王治国的文才,那么兵家就是诸侯王们的将才。每个诸侯国的强大,背后都有兵家攻城陷阵的影子。
图8兵家的代表人物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战国时期的孙武、伍子胥、孙膑、吴起、公孙鞅、廉颇,秦朝的白起、王翦、蒙恬到末期的张良、韩信,都是当时不出世的将才。
可以说无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是拥有不世将才才称霸诸侯。而名将之间的对决,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兵家虽然在战争中是“主角”,但归根结底兵家的思想,并不是发动战争。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手段,战争的胜利,也是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
纵横家
纵横家可以说是现在的外交家。而纵横家的鼻祖就是鬼谷子王诩,而王诩手下的两个比较出名的弟子,也就是苏秦,张仪。这两个人的思想确实相反的路线,苏秦主张合纵,说服除秦国之外的国家,联合抗秦:而张仪主张连横,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辅助秦王对付六国。
可以说纵横家都是说客,外交官,谋略出众,虽然苏秦张仪两人的思想不同,但是二人在的时候,都为国家取得了非凡的外交成就。而纵横家可以说是外交界的始祖。
图9杂家作者在这里就不进行多说了,代代都有大能。
最后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现在都焕发着生机。
那就是小说家,小说家原本就是采集民间传说,撰写稗官野史的,这个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一直没有断过。当然刚开始还是野史,但是后来虚构的成分也就越来越多了。就是这个小说家对于整个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塑造影响也是颇深,我们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这么一个精彩的时代,为什么到最后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独只有儒家生存了下去?其实不然,战国时代的严刑峻法,推行郡县制、抛弃分封制,这种方法虽然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家实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过于严苛的手段,不符合和平时期各阶层的需求。而汉武帝之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当时的如数已经不单单是先秦孔孟的儒术了,它经过董仲舒融合了阴阳家,法家,儒家,道家,已经发展成了新的儒术,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全新的儒术符合当时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说白了也就是为封建统治做服务。
图10所以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是要用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罢了。
结语: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诸子百家只是“先秦思想”只限于先秦时期思想家的思想归类。而先秦诸子也只是一个个系统的学说,一套套的思想体系,争鸣只是各自对政治的理解和主张。而诸子百家也并不是只剩下了儒家,就像古代的知识分子考试考得都是儒家,但是也可以读庄子,读老子。想研究兵法就读兵家,从事司法工作的就去研究法家。而现在也有人在用纵横家的方式拉赞助,所以说诸子百家并没有消失,只是时代的不同每个思想影响到的人数也不同罢了。
参考文献:
《四库全书总目》
《诸子百家》
《汉书.艺文志》
《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