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春秋 >> 春秋推荐 >> 苏武传教学设计

苏武传教学设计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一、导入

看图说话:

1.根据画面猜人物

2.根据画面简要叙述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苏武持汉节牧羊

苏武: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汉书·苏武传》载:天汉元年(公元前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19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的事情)。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了解苏武的故事。

二、知人论世

1.班固(32—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与司马迁齐名,世称“班马”;文学与张衡齐名,世称“班张”。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花费二十多年努力,撰写《汉书》。

班固的家庭都很有名:父亲:班彪(史学家);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

2.《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年的历史,共篇,分为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三、积累文言词句——“言”的教学

活动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颜色的字音

稍迁至栘中厩监且鞮侯单于会缑王与长水虞常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置煴火,覆武其上

武卧啮雪使牧羝武能网纺缴

节旄尽落虽蒙斧钺汤镬劾大不敬

活动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古汉语词典,自己翻译课文,要求字字落实。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翻译中不会的词句。

3.检查并积累重点词句(多媒体展示点评)

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用多媒体检查并积累课文中加点词(归纳总结: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翻译。并理解文意。

(第1段)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兄弟并(   )为郎。稍迁(   )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   )行(   )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   )币(   )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答案①以( 因为)    ②并( 都 ) ③稍( 渐渐 )   ④迁( 升迁,升任 )⑤数( 屡次 )⑥窥观(窥探观察   )⑦十余辈( 十几批 )⑧当( 抵押 ) ⑨丈人( 对长辈的尊称 )⑩行( 辈 ),以(凭借)?假吏( 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置( 准备,备办 )   ?币( 财物 )

(第2段)方(   )欲发(   )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   ),私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   )蒙(   )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答案①方( 正要 ) ②发( 打发,派遣 ) ③没( 陷入而不能脱身 ) ④会(恰逢),素( 一向 )⑤相知( 相熟识,有交情 )⑥候( 拜访 )⑦幸( 希望 )⑧蒙( 蒙受,得到 )⑨货物( 财物) 

(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以状(   )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   )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   )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答案①生得( 被活捉 ) ②治( 审理 ) ③发( 暴露,泄露 )④状( 情状,情况 ), 语(告诉),见(被)⑤引( 牵扯 )⑥即( 假使 )

(第4段)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   )生,何面目以归汉!”引(   )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   )召医。凿地为坎(   ),置煴火,覆武其上,蹈(   )其背以出血。武气绝(   ),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   )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答案①受辞( 听取供词 ) ②虽( 即使 ) ③引( 举,拿 ) ④驰( 骑马 )⑤坎( 坑 )⑥蹈( 同“搯”,叩击、拍打 )⑦绝( 断绝 ) ⑧息( 呼吸 )⑨舆( 用车载送 )

(第5段)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   )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   )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   )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   )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   )两主,观祸败。若(   )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答案 ①论(判罪),当( 判处 ) ②相坐( 相连坐(治罪) ) ③拟( 比画 ) ④然( 这样 )⑤膏( 滋润 )⑥因( 通过 )⑦斗( 使……相斗 )⑧若( 你 )

(第6段)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   )欲降之。乃幽(   )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   )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   )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   )纺缴,檠(   )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答案①愈益( 更加 ) ②幽( 囚禁 ) ③雨( 作动词,下 ) ④廪食( 官府发给的粮食 )⑤去( 同“弆”,收藏 )⑥杖( 作动词,执、拄 )⑦网( 作动词,结网 )⑧檠( 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⑨穷厄( 困顿 )

(第7段)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不敢求(   )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   )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   )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   )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   )矣。独有女弟(   )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夷灭(   )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   )斧钺汤镬,诚(   )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答案①明年( 第二年 ) ②求( 访求 ) ③素( 一向 )④虚心( 诚心 ),亡(无)⑤长君( 苏武的大哥苏嘉 )⑥除( 门与屏之间的通道 )⑦劾( 判决 ) ⑧祠( 祀 ) ⑨不幸( 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⑩更嫁( 改嫁 )?女弟( 妹妹 )?系( 拘禁,关押 )?春秋( 年纪 )?亡常( 没有定规 )?夷灭( 诛灭,这里指全家杀尽 )

?成就( 栽培,提拔 )?亲近( 亲近之臣 )?蒙( 受 )?诚( 的确 )

(第8段)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   )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   )今日之欢,效(   )死于前!”陵见其至(   )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于天!”因泣下沾衿(   ),与武决(   )去。……

答案①分( 料想,断定 ) ②毕( 尽 ) ③效( 献出 ) ④至( 极,最 )⑤通( 达 )⑥沾衿( 沾湿了衣襟。衿,同“襟” ) ⑦决( 同“诀”,辞别、告别 )

(第9段)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   )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语以让(   )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答案①诡言( 欺骗说 ) ②具( 完全,详尽 ) ③陈道( 陈述说明 ) ④如( 依照 )⑤让( 责备) ,实在(确实活着)

(第10段)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答案①以( 同“已”,已经 ) ②物故( 死亡 ) ③凡( 共 ) ④以( 在……的时候 )

②学习翻译,积累重点文言句式

抽查学生翻译以下句子,教师点评答案,总结翻译的方法。

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②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③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④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⑤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⑥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⑦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点评翻译,注意重点实词和句式:

①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趁此赠送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得分点:嘉、以、因、赂、答,“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② (缑王)连同卫律所率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得分点:将、阴、相与)

③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得分点:见犯、重、负)

④苏武的伤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得分点:益、会、论、降)

 ⑤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得分点:畔,“何……为”句式)

 ⑥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得分点:亡、见)

 ⑦让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得分点:谢、实在)

四、赏析文本——“文”的教学

活动一、文意理解,探讨如下问题

1.第一段采用传记的手法,简介苏武家世、身份及其出使匈奴的背景和原因。这一段文末“单于益骄”四个字有何作用?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