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郑国武公和庄公担任卿士把持朝政。周平王想以虢公参政夺权,郑庄公反对。矛盾激化的情况,只能相互交换质子(各扣个人质)。只要一换位,政局就换发生变动。周桓王即位后撤销郑庄公权力,双方交恶。所以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诸侯。
齐桓公称霸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有又叫姜姓齐国(后边被篡位了)。公子小白是齐国的第十六位国君,齐国政治混乱,公子小白齐桓公登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并提出尊王攘夷的称号,联合诸侯抗击戎狄,并救邢存卫,拯救被戎狄入侵两国。楚国北上,齐桓公联合诸侯伐楚,签订召陵之盟。
宋襄公谋霸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意图续接齐国霸业,率军平定齐国之乱,之后想联合诸侯抗楚结果被打的大败,身负重伤而死。
晋楚大战晋国靠着改革一跃成北方强国,南方则是楚国为强国。楚国北侵,中原诸侯归附与楚。楚国伐宋,宋向晋求援,引出城濮之战(公元前年),结果楚败,战后晋国成为中原最大的庄家,后签订践土之盟。楚庄王继位,北侵晋附属国郑国,晋国救援,双方会战邲(今河南荥阳),史称邲之战(公元前年),结果晋国败。庄家易主成楚国。
齐晋鞌之战和弭兵之会邲之战后,晋国实力大减,齐国想要掺一脚恢复霸业,结果齐联楚打晋国属国,晋国派兵在鞌与之交战,史称鞌之战(公元前年),结果齐败,重新与晋结盟,庄家轮流转,现在又到了晋国的头上。
打了几次,输赢均摊,最惨是中原小国,所以宋国带头提出弭兵之会,第一次签订盟约休战,结果楚没过几年撕毁盟约侵郑、卫国,可想而知其他国家不干,晋国打头打了楚,史称鄢陵之战,楚败。而后第二次弭兵之会(公元前年),再次签订盟约,内容就是承认晋楚俩大国,承担两国的给予的义务,相当于作为两国的共同附属国,其中齐秦两国另外。
其余事件春秋之秦
秦国在春秋就是边缘国,就是因为秦襄公护送周平王(就是之前周幽王废掉的那个)到都城有功封了块地,位置封在陕西边上就是边界的地方。秦国也想称霸中原,结果半路被晋国截胡了,只能灰溜溜的回去,这场战斗历称崤之战。进不到中原就进攻戎狄,结果把人家西戎给征服了。
越吴争斗(公元前年)
越吴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浙江一带,但是当时是以河南位中原,所以吴越位置也是地处偏远地带,晋国为了牵制楚国,教会吴国一些战法,所以吴国也有胜楚国的例子。越国在吴国的下方,吴国伐越国就很自然的赢了,越国变成吴国的附属国。越王勾践结果逆袭成功,再后来几十年成功灭掉了吴(公元前年),号称一方霸主。
春秋结束时间周敬王去世(公元前年)
春秋战争主要围绕在晋国,楚国,齐国之间,还有秦国和越吴算是支线。春秋五霸主要是两种说法,一种就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就是三个大国加两旁支。
春秋关键事件: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城濮之战/践土之盟、邲之战、鞌之战、弭兵之会/鄢陵之战
快速了解战国史(上)(纵向)快速了解战国史(下)(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