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中的春秋到底是何意又是如何由

读过《春秋》之后,大体能够知道春秋是那个时期各国史书的通名,《国语·晋语》中说:羊舌肸习于春秋。羊舌肸是晋国人,自然不可能去鲁国学习春秋,所以他学的是晋春秋。《墨子·明鬼》中记载了许多奇闻异事,虽然前两篇失传了,但是下篇保留了下来,而且明确记载了各种怪事的出处: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足以见得当时各国均有春秋,而且春秋不过是史书通名而已。但是春秋也不仅仅是各国史书的通名,它同时也是鲁国史书的专名。《孟子·离娄》中记载: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足以见得各国史书均有自己的专名,晋国叫乘,楚国叫梼杌,鲁国叫春秋。那么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冬夏呢?一年有四季,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鲁国是周公后代,自然采用周朝理发,所以才说春王正月。春秋一词,有一种说法认为,春为一年之始,秋为收获之季,所以叫春秋不叫冬夏。正是因为当时之人重视春秋二季,所以才会春秋连用,这种用法早在《周礼》中便有记载:“春秋以木铎修火禁。”“春秋以礼会民。”《诗经》、《礼记》中也使用过“春秋”一词,这些都是在《春秋》成书之前使用过的,《春秋》成书之后的《国语》中也多次使用“春秋”一词。而“冬夏”或者“夏冬”并不作为一个词语出现,并且我们常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秋秋代表一年,三秋就是三年,同样一个春秋同样代表一年,《春秋》按年纪事,故截取“春夏秋冬”四字中的“春秋”二字,已成史书之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