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的某一天,网上突然传出了一则北师大教授康震,面向“中学校长”做的内部演讲视频。视频时长5分钟,结果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波,引发舆论哗然。
因为网友惊讶地发现,康震教授颠覆性地将杜甫《石壕吏》中的主题,解读为了对诗中老妇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歌颂。这样的解读,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作为文化专家,知名教授丁启阵在看到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以后,直接在网上发声痛批康震是在曲解杜甫的作品:“比郭沫若更进了一步”,“不知道在侮辱谁的智商”。《石壕吏》中的老妇人,到底有没有爱国主义精神?《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我们都知道,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诗人。因为他经常写诗替底层人民发声,《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三别”中,最优秀的一篇纪实诗。在《石壕吏》这首诗中,杜甫成功刻画了老翁、老妪和石壕吏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以“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生动再现了唐朝安史之乱时,因兵制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杜甫在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对石壕吏的征兵行为发表议论,但是已经用“怒”、“苦”等字眼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又以隐晦的细节描写,明显指出老妇主动请求从军是迫不得已。
康震这种颠覆性的解读,等于是完全抹杀了这首诗所展现出的,作者本人对于老妇人一家的同情,因此网上很多人都抨击康震是“帝制复辟者”。
然而,当你深入地了解一下情况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康震的这种解读,原来并非他的原创,其实他也只是借鉴了别人的观点而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指出《教师教学用书》中有一段针对《石壕吏》的解读说:杜甫写这首诗是在歌颂老妇人主动请役的精神,因为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
当时已经有学术界的人士撰文,对这种提法进行了批评。然后在年的前后,关于《石壕石》到底是不是在歌颂老妇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居然又被翻出来讨论了一回。
个人以为,作为《石壕吏》作者的杜甫,其实也是支持“征兵”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新婚别》《新安吏》等作品中,很容易就看出来。
不过但凡认为,《石壕吏》中老妇是出于爱国主义精神,才“主动请役”的人,都是没有读懂这首诗。因为老妇人的“主动请役”,明显是被迫的。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还是得先强调一句:杜甫写诗,客观展现唐朝安史之乱时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支持朝廷用兵毫不冲突。那么,为什么说老妇人请役是被迫的呢?
因为诗中写得非常地清楚,当石壕吏去敲门捉人的时候,老头子已经翻墙走掉了。老妇人先出门来看,发现石壕吏的态度非常不好,于是她就开始诉苦了。
老妇人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其中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下来的只是苟且偷生而已。当时老妇人家里还有一个媳妇,和一个吃奶的孙子。
但是老妇人当时面对石壕吏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对石壕吏说实话,因为诗中先写“室中更无人”,下一句才是“惟有乳下孙”。
中国古代的诗词用字,向来追求精简。假如杜甫在这里只是想表达,老妇人家里只有媳妇和孙子,为什么把两句合二为一,写成“室中惟有乳下孙”呢?
其实,杜甫这样写的用意是很明显的。这是因为老妇人担心年轻力壮的媳妇被抓去服役,到时“乳下孙”没人照顾,所以才先“狡辩”说“室中更无人”。
然而,老妇人的家里,明明还有一个婴儿和婴儿的母亲。石壕吏的态度非常地凶蛮,吼声如雷,婴儿听见以后被吓到了,肯定就会啼哭。
婴儿的哭声一起,那么石壕吏肯定就会听到。在这种情况下,老妇人瞒不下去才会交代,屋里还有一个孙儿。最后才说,孙儿和他的母亲在一起。
这个交代的顺序,其实是颇有讲究的。并且老妇人说出还有一个媳妇之后,又多次为媳妇不能出门见人开脱,称她“出入无完裙”。
最后,老妇人是由于害怕媳妇被石壕吏抓走之后,孙子没人照顾会被活活饿死,所以才“主动请役”。这样的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其实是完全无关的。
并且让人觉得更加惨的还是,老妇人在石壕吏面前费尽心力掩饰了半天,可是最后她的儿媳还是和她一起被抓去做饭了。
在这首长诗中,杜甫用了一种非常巧妙、隐晦的手法,在诗的倒数第四句“夜久语声绝”,与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人一家不幸的结局。
“夜久语声绝”,是因为媳妇和老妇当时都被抓走了,老翁独回室内,只敢偷偷哭泣。“独与老翁别”那就更明显了,媳妇当时已经不知道被抓到哪里去了。
那么,杜甫在《石壕吏》这首诗中,为什么要把“夜久语声绝”和“独与老翁别”这件事情记录得这么隐晦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因为司马光在《续诗话》里面曾说:“古人为诗贵于言外见意,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司马光的意思是说,古人写诗贵在含蓄,以不露为上乘。故意写得隐晦,通过个别字词去激发读者的联想,读者自然会去领悟诗中真意。
如此一来,你总觉得他好像写了什么,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写。这样干的好处是,写诗的人不至于因言获罪,而读诗的人则可以领悟到诗中的真义。
从前,郭沫若曾批评杜甫这首诗,揭露石壕吏不够直接,有为“石壕吏”掩饰罪行的动机和可能。如今又有康震等人,干脆认为杜甫不是在揭露征兵者的嘴脸,而是在歌颂“老妇人”。
这二者的评价,可一言以蔽之:不是蠢,就是坏。前者的说法是不懂中国古诗的创作审美的要求,而后者的说法则完全是对《石壕吏》中事实故意歪解了。
古人云:家国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唐朝的子民,对于唐朝朝廷发起的一场正义的战争,即使会给个人与家庭带来不幸,也应当给予理解。但是,唐朝朝廷同样也有义务体恤民众。
杜甫虽然支持唐朝朝廷去打这一场战争,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内心就一定认同战争这种暴力的方式,正所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征兵和打仗,不是为了给哪个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机会的,而是为了给一个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宁,给人民带来和平与幸福。
所以由“征兵”给民众带来的不幸,就更加不应该被忽视。就应该把它如实地记录下来,让有识之士都看到它,再去思考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办法。
结语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康震的说法,原来不是他自己独创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或者更早一些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
所以在这四十年时间以来,几乎每隔十年时间,就会有人把“老妇人”到底是不是爱国,拿出来旧事重提,引发一番讨论。
个人认为,老妇人可能还是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中提到“三男邺城戍”,三个儿子都守城去了,但未提及是否被捉去。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三个中有人是主动参军的。不过,老妇人在石壕吏上门抓人,选择主动跟随石壕吏去从军的时候,表现出的可能并非是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为了家人,所作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另外,老百姓有义务爱国。但是老妇人家三个壮丁守城死了两个,另一个还半死不活,有家归不得。家中留下吃奶的婴儿、老太婆和老头子,他们要怎么生活呢?
古代的老百姓,大多都是种田为生的。种田就需要体力,男子的力气比女子的力气大,是种田的主力。但是因为战争,老妇人一家最后只剩老头子这一个劳动力了。
所以老妇人一家人吃饭,最终就得靠这位还有体力翻墙的老头子了。但是,如果石壕吏抓走了老头子,那么老妇人全家就没人可以种田了,就都得饿死。都要饿死了,还怎么爱国呢?
杜甫是爱国诗人,在他的“三吏三别”中,也有不少关于“爱国”,主张老百姓顾全大局,为国家作出牺牲的句子。例如《新婚别》中,“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句子。
但是在这首《石壕石》中,杜甫对“征兵”一事,采用了同情底层人民的另一种视角。自古忠义难两全,国家与家庭、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
作为一位“人民诗人”,杜甫不需要去粉饰什么。他只是想不偏不倚,真实、艺术地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让后世之人慢慢去思考和领悟其中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