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历史,从秦皇嬴政公元前年建立秦朝一直到公元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在这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经历九个大朝代,他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而这些王朝都没有逃过三百年的魔咒,王朝一旦持续三百年左右,就必然被推翻。有人就说,为什么春秋战国为什么可以持续七百多年,而以后的却是三百年呢?我们就来看一下。
一、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古代土地承载都有一个极限,历代中国的人口一直都集中黄河流域,耕地总量有限,而人口一直在增长,如果有天灾,再加上官员搜刮严重。那么百姓就会不满,自然就会起义反抗。战乱人数变少,土地肥力回来了,天灾也没了,新朝代刚开始官员也对百姓好,自然就国泰民安了。在那之后,一直这么重复到清朝灭亡。而有研究表明,这种规律的周期确实是在三百年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刚刚得到解放,耕种机器还是初始阶段,人数也少,土地还能撑。所以,百姓基本没啥意见。所以持续的时期比较长,几个国家一直对立存在。
而在往后的朝代,人数一直乘增长趋势,上述的几个问题同一时期出现,这个王朝也就基本到了尽头。
二、政治制度不同
所谓,现实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等其他因素的发展。就上述来看,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周国刚灭绝,而这个国家当初用的还是奴隶制度,封建制度都还没建成。所以,大家对权力集中、统一掌权等都没有具体概念,觉得自己管好自己的小地方就可以了。对拓展领域等没啥想法。都还没从部落、奴隶时代脱离多久,没啥伟大理想。因此各个国家僵持了那么长时间,不过也挺好的,那个时候的人都比较容易知足。
而之后的王朝都是封建王朝,而且权力的集中程度随着时间推进越来越高。也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发展,封建制度有了他的模板,也因为这个制度的弊端,王朝不断更替。
三、文化思想不同
当时大家基本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觉得这就是生活。都没啥书可以读,可以说是原始人。所以大家需要一些思想的指导,因为人们当时“无知”,所以战争也不多,人祸也少。也为各种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就是大家熟知的孔子、墨子、荀子等等大家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并且传播了自己的思想。
人们才对处事、生活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百家开始了争鸣,大家也知道了富国强兵、要建立统一的国家等观点。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文艺复兴”。于是,一些国家伺机而动,开始了吞并战争,最后秦统一了六国。
在这之后的历朝历代,大家思想可谓是越来越发达,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在发展的,农业耕种机器、商业的发展等等,可以夸张的说是个人就想当皇上,都知道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性以及诱人的程度。所以,朝代更替也变得频繁了。
四、封建制度弊端
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无线电通讯的时代,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分配是个难题,当地方的权力过大,中央就有危险。而如果地方权力过小,面对外敌就会有点虚。这个可以说是个典型弊端,而春秋战国没有这种顾虑,都是小国。
之后的朝代为了这个问题,发明了不少制度政策,但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反而有些朝代就是因为地方反叛被推翻。
总的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一切的根源,而制度和思想也是造成了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
仰望历史长河,寻觅一份纯净。喜欢就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