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廷玉的结局是被弓箭射杀了,谁干的呢?
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写得十分古怪,也十分离奇。其中,栾廷玉的结局如何,便一直令读者挂念不已。即便是大才子金圣叹都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弥月不快”。
金圣叹虽然解不透栾廷玉是生是死,但他却在书中留下了这样的批注,说这段故事用的是春秋笔法,写的是一段野史。
金先生这一处批注还算过得去,假如从国史的角度讲,施耐庵在三打祝家庄故事中隐藏的就是他亲历的“野史”,栾廷玉的结局就是建文帝的结局。
怎么讲?
三打祝家庄就是三打朱家庄
这段故事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年)十一月之前。因为,书中说到,杨雄、石秀、时迁从蓟州翠屏山出发,投奔梁山,“不则一日,行到郓州地面”。
郓州,就是书中的东平府,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十一月由州升为府的。所以,三打祝家的故事不会早于这个时间。但是,如果再往前看,故事的时间逻辑就出问题了。
宋江尚未上梁山之前,在柴进庄上遇到了武松,随之,武松就回家去看望哥哥。阳谷杀潘金莲、西门庆之后,“东平府”判武松脊杖充军,判王婆千刀万剐。
如此,宋江岂不是穿越回去了?
所以,这段故事不是写的北宋故事,而是明朝故事。明朝的时候是没有郓州的,施耐庵以这个地名告诉读者,这不是宋朝的事。
引发三打祝家庄血案的,是一只报晓公鸡,时迁偷了祝家店这只大公鸡,梁山就兵打祝家庄了。实际上,祝家店就是“祝家店”,报晓公鸡隐喻的是南京城中的鸡鸣寺。
为何说祝家店就是鸡鸣寺呢?因为,祝家庄就写得十分蹊跷。
祝家庄的祝朝奉其实是个死人。祝家店的小二说,祝家庄有座独龙山,山前有座独龙冈,“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而实际情况是,祝朝奉却是住在了祝家庄内。
这处文本矛盾,说的是“独龙”朱元璋已经死去,葬在了孝陵,是为“独龙冈”,朱元璋就是属龙的。南京这个地方,确实只葬着这一条龙。从这个细节也可以判断,《水浒传》的作者绝对活到了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这是题外的话。
而店小二说祝家庄方面30里,大概就是明南京故宫的面积。因而,祝家庄之战就是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起的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
栾廷玉为何绰号叫“铁棒”
栾廷玉绰号“铁棒”,按照《水浒传》绰号的取法,“铁棒”应当是一件兵器。但是,栾廷玉上阵打仗用的是一杆枪和一把飞锤,他从来就没有用过铁棒。
此处,特别交代一句,但凡写到了但却没有用到的兵器,其实都是有深刻寓意的。比如,卢俊义的棍棒,便是“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那条棍棒。而孙立能开硬弓,但他却从来没有用过硬弓,孙立这张硬弓便另有用处了。
所以,栾廷玉的“铁棒”,其实是“天棓”,也就是天龙座、武仙座的五颗星煞。“天棓”是守卫紫微垣的兵器,栾廷玉就是守卫紫禁城的人。而天棓又属于“天龙座”,是帝王的前驱,挑起帝王级别战争之人。所以,“天棓”就与卢俊义的棍棒一样,隐喻了皇帝。
栾廷玉实则“銮廷玉”,或者“銮廷御”,即象征了建文帝与朱棣这场帝王级别的战争,又暗喻了建文帝本人。
所以,宋江在战后说: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施耐庵借宋江之口,告诉后来的读者,朱棣隐瞒了建文帝的结局,这个小侄子是被他的叔叔杀掉了。
宋江虚张声势的排兵布阵
三打祝家庄时,宋江排了东西南北四路兵马,发起总攻。但是,宋江的布阵十分地蹊跷,也十分地古怪。
首先,吴用从梁山调来了阮氏三兄弟,与李俊、张横张顺分别做了林冲、花荣的副将。打祝家庄需要水军吗?宋江为何以水军正将做副将用呢?
而且,宋江在离开梁山之前,特别地调孟康顶替马麟,监造战船,打祝家庄需要战船吗?
这一处疑点,金圣叹没有看出了,所以,他便稀里糊涂地说这段故事是春秋笔法。
其实,打“朱家庄”之前,燕军与南军却是发生过水战,朱棣也是从瓜洲古渡渡河,占据了镇江。然后,从龙潭起兵,发起了对南京的最后一战。
所以,宋江的排兵布阵又出现了第二个疑点,那就是正北方向是谁率兵呢?
其实,这支队伍带兵的人就是燕王朱棣。朱棣从北平起兵,打到南京,不就是正北与正南的关系吗?正北,是玄武之地,书中误走妖魔的三月初三朝会,就是玄武的诞辰。燕王朱棣“奉天靖难”,所奉之“天”就是玄武。
所以,栾廷玉从后门杀出,直奔正西北方向,肯定会与朱棣迎面撞上,他能逃得出去吗?
建文帝死于“玄武门之变”
史料称,燕王兴兵,然后夺位,其实就是重演了唐代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是以臣弑君。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恭则杀死了李元吉。尉迟恭随即割下这两人的头颅,杀进皇宫,逼李渊退位。
历史上对玄武门之变没有好评,因为李世民后来做了一代明君,史家们似乎原谅了这场弑君篡位的政变,认为历史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但是,单独提到玄武门之变时,还是颇有微词的。
同样,施耐庵也对玄武门之变不抱更为正面的态度,所以,他要“病尉迟”。病,在《水浒传》中不通假,到了明朝时,文字基本上比较成熟了,还通假干什么?除非写了错别字。
病,是以动用法,用到尉迟恭的身上,就是诟病的意思。
却说战斗打响之后,栾廷玉率先从后门杀出,而孙立却是守在了后面吊桥上。此时,祝家庄内并没有起火。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建文帝出了皇宫,然后,“李应”便在皇宫内放火了。
所以,施耐庵以“病尉迟”有硬弓这个比较特殊的写法,以玄武门这个典故,暗示“銮廷玉”是被射杀了。
宋江造船用水军是虚张声势
历史真实是,建文四年(年)六月十三,建文帝在左顺门杀了试图做“李应”的徐增寿。当天,另外两个“李应”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西北门(金川门,所以,川便需要水军了),迎接朱棣进城——“銮廷玉”就是从这个方向杀出去的。
朱棣进城后,立即前往皇宫,于是,从大火中“出帝后尸”。
施耐庵的隐写十分准确,这场大火是在建文帝出宫,甚至被杀死在金川门(西北门)之后,才由“李应”纵放的。
栾廷玉没能逃出西北方向,建文帝也极有可能死于南京西北门,也就是“玄武门”。
而宋江造船,以水军攻打祝家庄,其实暗示了朱棣虚张声势,到海外寻找建文帝,以掩盖自己弑君篡位的丑行。
因而,《水浒传》中的栾廷玉是被弓箭射杀了。当然,还不一定是孙立所为。如果以“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来对看,射杀建文帝的,就应当是朱棣本人。除了他,谁还敢下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