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春秋 >> 春秋名言 >> 前四史分别是什么

前四史分别是什么

前四史分别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一、《史记》简介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多年的历史,详细地记录了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2、《史记》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除此之外,《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近代大文豪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史记》主要内容

1、《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2、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3、表

“表”用以表格形式记录帝王、诸侯、功臣、将相等社会要人的世系、爵位及主要事迹。本表记远事用世表,记近事用年表,记朝代衔接之事用月表。诸表经纬分明,各具特色,有年经而国纬,有国经而年纬,有年经而职纬。

4、书

“书”记述了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每一门都作了系统的源流论述。

5、世家

“世家”是记载在政治、文化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包括西周、春秋、战国的诸侯,西汉前期的将相、功臣、诸侯、宗室、外戚,儒家创始人孔子,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等。

6、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三、《史记》主要影响

1、文学影响

文学家把《史记》作为自己创作的标本进行借鉴、学习、模仿。如中国古代大量的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仅据赵望秦《史记与咏史诗》所收就达多首,还有许多词和曲。传记创作无论是单传还是类传,大都从《史记》中学习。散文家如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前后七子和唐宋派、清代的桐城派等,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学习《史记》,而且在实践中学习《史记》的优良传统。

2、史学影响

汉代以前的史学都不是独立的学术领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地位。当时的经学相对发展得比较快,史学就是包含在经学分支里面的。古代班固的著作《艺文志》和刘歆的《七略》史部之书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后,才逐渐改变。《史记》问世,后世创作者都纷纷效仿,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史学著作。

四、《汉书》简介

1、《汉书》,又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

2、《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年的史事。

五、《汉书》主要内容

1、《汉书》记载了以汉朝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年的史事。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

2、《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六、《汉书》主要影响

1、《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2、《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汉朝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

七、《后汉书》简介

1、《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全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3、《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了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了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八、《后汉书》主要内容

1、《后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年),共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2、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如东汉一代党锢大兴,许多比较正直的大臣都以结党的罪名被杀,另外,东汉的宦官多参与朝政,杀戮大臣,是党锢之狱的主要制造者,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九、《后汉书》主要影响

1、《后汉书》打破了以往史书中拘于正统思想而除皇族女性外不为女性立传的禁例等,足见范晔著史书的科学态度和才华胆识,非班固等所能比拟。至于后世史家承袭《列女传》体例而将其内容改为“烈女节妇”传。

2、范晔所新设置的七个类传,除《党锢列传》以外,对后世史家影响是比较大的。多数类传都为后来的史家所沿袭。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看,范晔所撰的《后汉书》虽比不上司马迁所著《史记》那样创立纪传体史书的宏规,也没有如班固撰《汉书》那样建立纪传体断代史的范例。但是在完善纪传体断代史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十、《三国志》简介

1、《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

2、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国别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十一、《三国志》主要内容

1、《三国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2、从《三国志》的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

十二、《三国志》主要影响

1、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作者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2、《三国志》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世所称赞,也为我们今天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