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北边的戎狄和南边的楚国虎视眈眈,早就瞅准了中原的肥肉。历史需要一个强大的诸侯国站出来,凭借自己的实力、威望,将各诸侯国团结在周天子这面大旗下,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将来犯之敌拒之门外。于是,春秋的霸主时期就顺势而生了。春秋五霸是在内忧外患的特殊局势下产生的,而所谓的霸主,自然就从抗击外族的侵略中产生,可谓时势造英雄。
这个时候的外患主要指的是北方的戎和南方的夷。北戎,活跃在黄河北岸,这些人以游牧为生,擅长奔走,战斗能力极强。而所谓的南夷,指的就是楚国,楚国发迹于江水和汉水的交汇处。楚国到了楚武王(春秋时期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的时候,楚国逐渐发达起来。
先后灭掉了周王室在汉水下游沿岸零星建立的一些小国,对中原列国虎视眈眈。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彼此侵吞兼并,但又标榜仁义。而楚国却自称蛮夷,赤裸裸地向北进犯,窥探周室。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楚国就如此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严重威胁着中原列国的安全。北方戎狄势力灭了邢、卫两国,横行于黄河以北。
南方楚国兴起,灭申、息、邓等国,降服了蔡国,侵入郑国,锋芒也直指中原。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衰弱了的周王室无力加以抵御,于是,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奋然雄起创建霸业,承担了保卫华夏传统文化的重任。齐国是齐太公的封国,在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大。到齐桓公时,重用管仲等人,对管理体制和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再加上齐国濒临大海,优越的地理条件,捕鱼养蚕,奠定了富强的基础。当时,北方的戎狄一再侵犯黄河北岸的诸侯国,而能对其进行遏制的只有齐国了。于是,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企图借用周王室的传统领导地位,组织诸侯团结起来抵御外族侵犯。齐桓公领导的这一事业,既能照顾传统秩序减少阻力,又可利用诸侯的力量打击外族。
还能通过援助某些弱小诸侯国而提高齐国的威信。公元前年,戎狄入侵邢国,次年,齐桓公挥师北上发兵来救。次年,戎狄攻占了卫国,卫国逃亡的遗民在曹邑拥立戴公。齐桓公马上派公子无亏带着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兵士去保卫曹邑,帮助卫国抗拒狄人。公元前年,齐桓公派兵帮助邢迁都至夷仪。
次年,齐桓公又帮助卫国在楚丘重新建立了国家。这便是春秋时传为美谈的“存亡国、继绝世”的大功业。《左传》中说,邢迁都的时候,就好像回自己家一样。卫国重建,好像忘记了自己曾经灭亡过一次。这些死里逃生的春秋小诸侯国,对爱打抱不平、义薄云天的齐国自然感恩戴德。这就使得齐桓公威信大增,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齐国霸业中的另一功绩是压制南方的楚国。
公元前年,当齐国正忙着援救邢、卫的时候,楚人已经向处于南方的郑国发动进攻了。郑国是楚国北上进入中原的南大门,只要把郑国降服,就等于铺开了进攻中原列国的光明大道。所以,楚国非要逼着郑和他“亲善”不可。郑人向齐国求助,齐桓公一听,火了。
公元前年,齐国降服了在楚国东北部,而可以牵制齐兵的江、黄二国。次年齐桓公便统领齐、鲁、宋、陈、卫、郑、曹、许的八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国的蔡国。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乘胜侵入楚境。楚成王竟不敢应战,派人向齐桓公请和。齐桓公见楚国无隙可乘,便答应了求和。
双方在召陵会盟谈判,并订立了盟约。召陵之盟后,楚国心悦诚服,楚成王承认了齐国的霸权,承认了齐桓公霸主的地位,退兵南下。此后,楚国无法向中原列国扩张,就转而东向,灭掉了弦、黄等国,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而霸主齐国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召陵之盟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在之后十余年里,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但他们的功业却青史留名。
一百多年后,喜欢发感慨的孔老夫子还在说:如果没有齐桓公攘夷抵制外患的功绩,我很可能就沦为戎狄了。有人说,齐桓公领导各诸侯国对抗外族入侵,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之霸业,是拿大家的幸福做饵来谋取私利。这种观点不太公正,齐桓公做的不仅是“攘夷”,还在“尊王”的旗帜下捍卫了中原列国宗法文化。
齐桓公在抵制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侵略的同时,也在极力保存中原文化,使各诸侯国不至于沦落为游牧之蛮族。而齐桓公抵制南方的蛮夷楚国,也是为了防止蛮夷的武力兼并,保持封建文化,不至于沦为郡县制国家。齐桓公称霸,不仅有其历史使命,还有其文化使命。同时这也是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同时也是最无可争议的霸主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春秋》、《左传》、《东周列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