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读《尚书》
撰文
何汉杰责编
廖玥
《尚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难读。早在战国时期,宋国大夫乐朔就对子思抱怨说“《尚书》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孔丛子·卷二》)。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意思是《尚书》文辞艰涩不易读。近代以来,诸如王国维、钱穆这样的国学大家也说《尚书》是一部很难读的书。
既然《尚书》难读,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读它呢?
首先,读《尚书》有利于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深入,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各国传教士为便于传教,在香港组成译经代表委员会,决定重译《圣经》。“God”是作为基督教教义和神学最终依据的《圣经》的核心概念,自然是翻译的焦点,英籍委员选取了源自《尚书》《诗经》等中国上古典籍的“上帝”作为“God”的中文译文,而美籍委员选取了“神”。最终,在时间的流逝中,“上帝”成为“God”的通用译文,但它与中国上古典籍中“王天下”的意义是很不相同的。西方人常说上帝(God),“上帝与我同在”;中国人常说上天,“人在做,天在看”:这两种看似相类的观念后面实则有着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读《尚书》可以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文化人群的一些早期观念的渊源,进而辨明这些观念与其他文化的基本观念的差异。
其次,读《尚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和复杂的古代政治。西周作为一个西方小国最后战胜了强大的殷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顺应天命,实行“德治”,如《吕刑》篇说“有德惟刑”,《康诰》篇说“明德慎罚”,都表现出周人顺天重德的思想。这种思想一直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今天依然能见到它的影子。
复次,《尚书》所记录的历史中包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经验。比如怎么处理兄弟关系,怎么把握喝酒的度,怎样看待他人和自己的长短等等。
一
《尚书》是什么?
1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刘起釪先生在《尚书学史》的“小引”中说:“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就是《尚书》。它是我国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以后最早的三个王朝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些诰语、誓词、谈话记录等,由史臣载笔写下,经历了多灾多难复杂曲折的流传过程,才从当时众多文献中侥幸获得保存下来的少数几篇。”(刘起釪.尚书学史(订补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
其中两个“最早”很清楚地指出了《尚书》的重要价值,即它是最早记录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王朝的文献。不仅如此,它不但是最早的,而且是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才流传下来,这就更增加了它的珍贵性。
2
《尚书》是帝王、士大夫的政治道德教科书
《尚书》内容多是关于“二帝”“三王”的事情,所以被人们奉为五经中最重要的一经。传为孔安国作的《尚书序》说:“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
具体说来,“《尚书》……通过各篇记载四代君臣的言论和政迹以说明其为君、为臣、从谏、纳言、用贤及为政之道”(朱德魁.《尚书》的历史作用与文献价值[J].贵州文史丛刊,(03).),《尚书》因为所记与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一部帝王、士大夫的政治道德“教科书”。这样一部“教科书”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的发展,构建了整个古代的统治思想。
3
《尚书》及其注释是学术史的重要课题
《尚书》地位崇高,历代注释、研究者甚众,著作繁多,《尚书》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问。《尚书》有今古文,围绕今古文《尚书》的争论历代不绝,近代以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加和学术思想、方法的革新,以《尚书》研究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古史辨派”,影响了百年来的国史研究。
二
《尚书》讲了什么?
五经之一的《书》从什么时候变成了《尚书》,《尚书》又为什么叫“尚书”呢?《尚书》原名《书》,一般来说《尚书》作为书名是汉代的事。《尚书正义》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是说《尚书》是记录上古言语的书。
1
古、今文《尚书》是什么
我们也许听过《尚书》有篇、58篇、28篇的说法,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常见到的《尚书》多是28篇呢?
原来由于秦朝的“焚书坑儒”,五经有今、古文之别。简单来说,古文经就是用先秦古文写就的经典,研究它的学者比较重视字词解释,以求得古人作书时的意思;今文经就是秦火以后,儒生口授用隶书写就的经典,研究它的学者比较重视意义阐发,以使经典为当时服务。
《汉书·艺文志》说:“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可见今文《尚书》传自伏生,古文《尚书》得自孔子家的墙壁中。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以伏生所传的《尚书》校定古文《尚书》,发现古文《尚书》多出25篇。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这么简单,西晋永嘉之乱,今、古文都散亡,石经也遭破坏。司马家族逃到江南建立东晋,出于维持统治的目的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有经文58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28篇,但把它分成了33篇,又从百篇《书序》中采18个篇题,从当时有的一些古籍中搜集文句缀成22篇,另新撰《泰誓》3篇,形成伪古文25篇。清代学者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用详细的考证证明了传本《古文尚书》为魏晋人所造。近年,学者通过清华简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2
今文《尚书》讲了什么
既然基本上可以肯定传本《古文尚书》是伪书,那么我们姑且就舍弃这一部分伪书,只看今文《尚书》28篇。看看这样一本难读的书到底讲了什么?
今文《尚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虞夏书》《商书》《周书》。
(1)
《虞夏书》有4篇。《尧典》主要是颂扬尧的品德、功绩,说明尧制定历法节令、选拔官吏、提拔舜代替自己的情况,以及舜摄政期间的功绩、任用百官的情况、鞠躬尽瘁的情形。(篇章内容概述参考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之说,下同。)《皋陶谟》主要内容是禹和皋陶关于德治的对话,舜和禹讨论治国安民的道理。《禹贡》描述了九州的基本情况,把山系分为由西向东延伸的四列,描述了九条河流的水源、流向、流经地、支流和入河口等情况。《甘誓》为夏启讨伐有扈氏在甘地的临战誓词。
《虞夏书》以宏阔的笔调书写了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的功绩和思想,让我们对上古的想象有了落脚处。同时,又对旷远而具体的时间节律和广袤而亲切的山河大地进行了描述,让我们对文明初期的境况有了详实的了解。
(2)
《商书》有5篇。《汤誓》是商汤讨伐夏桀的檄文。《盘庚》是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的谈话和命令。《高宗肜日》为武丁祭成汤之事。《西伯戡黎》是在西伯(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商纣王与贤臣祖伊关于“天命”的对话。《微子》是商朝败亡之前,微子向太师、少师询问如何应对的谈话。
《商书》5篇篇幅相对不长,但是记录了殷商王朝几个关键的兴衰节点——伐桀、迁殷、祭汤、忧亡、逃亡,这几个节点粗线条地向我们勾勒了殷商五六百年的历史,读之不能不掩卷沉思。
(3)
《周书》有19篇。其中《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8篇作于周初,主要通过训诫勉励的文告告诫周人应该“明德慎罚”,取长补短;殷商遗民应该明白天命已经转移,顺从安居。苏轼《书传》《多方》解题中说:“八篇虽所诰不一,然大略以殷人心不服周而作也。”可见这八篇是为了勉励周人、安抚殷商遗民而作的。
余下《牧誓》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洪范》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即帝王治理国家须遵守的九种法则的记录。《金縢》记载了武王病重,周公向祖先祈祷请求代周王去死的情况,以及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成王从误解周公到尽释前嫌的过程。《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要以殷商为鉴,不能贪图安逸的记录。《君奭》是周公劝勉召公与自己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的语录。《立政》内容为周公对成王讲建立官长、组织政权、如何用人的行政技巧。《顾命》是周成王病危死时,召集召公、毕公等大臣嘱咐辅立太子钊嗣位所作的遗嘱。《吕刑》是吕侯制定法律后遗存的档案文献,其中提出了刑法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原则。《文侯之命》是周平王赐晋文侯酒、弓、箭、马让其安定国家之命。《费誓》是鲁侯与徐戎淮夷相争,临战前誓众的一次誓词。《秦誓》是秦穆公远袭郑国,半路被晋襄公打败后,表示悔悟的话。
《周书》篇数众多,跟周朝享国八百年,文献保存较为完整有关。从周初的八诰到诸侯国的战争誓词,还有《洪范》这样的“宪法”和《吕刑》这样的“刑法”,可以看到周人用心理国的功绩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以看到东周日益衰落的境况。
三
《尚书》怎样读?
刘知幾《史通》说“《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可见在古人心目中读《尚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读《尚书》呢?鉴于知识背景和时间精力的限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读28篇今文《尚书》
流传的《古文尚书》为伪书,虽然并不是没有价值,但是毕竟不是《尚书》的真正形态,所以可以暂时放置一旁,从今文28篇读起。如此,不但体量合适,也会减少分辨真伪的痛苦。
2
选择一个精简的译注本
《尚书》难读,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像大禹一样孜孜不倦迎难而上,挖土填坑,修路搭桥,为我们的阅读开了路。其中比较简洁而好读的注释本如周秉钧的《〈尚书〉易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以今文《尚书》为本,在诸家注释中择善而从,对《尚书》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精当的解读,而且体量适中,读起来不会有压力。
如果以后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尚书》的内容以及关于《尚书》的讨论,可以读读顾颉刚和刘起釪合著的《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年版)。其中“释”和“译”的部分即对字词的校读、解释和对文章的翻译,可以单独来读,用于辅助理解。此书资料详实、辨析深入,但是四大册,读起来难免有压力。
3
与《史记》等史书对读
我们知道《史记》的很多内容与《尚书》有重叠,比如《史记·夏本纪》全部依据《尚书》的《禹贡》《皋陶谟》《甘誓》三篇写成。而《史记》又是一种相对好读的书,所以不妨将二者对同一事件的记录拿来对读,一来辅助理解,二来感受不同的史料裁剪方式。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
四
《尚书》选段赏析
用上述介绍的方法,我们选择《尚书·皋陶谟》中的一段来做一个解读。
1
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蒸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标点参照《尚书校释译论》)
2
今译
帝舜对禹说:“来!禹。你也说说你的好意见。”禹拜手说:“呵!我说什么呢?我只是想到每天要孜孜地为陛下工作。”皋陶于是插话说:“什么叫孜孜呵!”禹说:“滔天的洪水,浩浩荡荡包围了山岳,漫没了丘陵,老百姓都有没溺之患,我乘的是‘四载’。即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循行山岳刊削树木以为表识。和益一道给老百姓稻谷和生鲜食物。我把九州的河流疏通使入海中,把沟渠修通使入河流中。又和稷一道使老百姓在难于得到食物时能够得到食物,缺粮少食的地方,调有余地方的粮食来补其不足,广大群众才得以吃到粮食,万国之地才得以安定了。”皋陶在旁说:“对呵!应该学习你这种美好的话了。”(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
3
赏析
从上面这段话中,知道我们的祖先曾经经历过一个大洪水的时代,这是东西方人群共有的记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是看了大禹自己谈治水的话,或许还是会有不同的体悟。其中“予思日孜孜”的实干精神,刊木浚河的治水业绩,取有余补不足的管理智慧都让人感受到圣贤的光辉。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栏目主持人李山教授
●●●
作者何汉杰
●●●
责编廖玥
美编李锦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