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攻宁,燕王使张魁将燕兵以从焉,齐王杀之。燕王闻之,泣数行而下,召有司而靠之日:“余兴事而齐杀我使,请今举兵以攻齐也。”使受命矣。凡繇进见,争之日:“贤主故愿为臣。今王非贤主也,财大愿辞不为臣。”昭王日:“是何也?”地日:“松下乱,先君以不安齐君钱臣也。王苦痛之,而事齐者,力不足也。今魁死而王攻齐,是视魁而贤于先君。”王日:“诺。”请王止兵,王日:“然则若何。”凡繇对日:“请王缟素舍于郊,遣使于齐,客而谢焉,日:“此尽寡人之罪也。大说王贤主也,岂尽杀诸侯之使者哉?然而燕之使者独死,此敝邑之择设人不谨也。愿得变更请罪。”使者行至齐,齐王方大饮,左右官实御者甚众,因今死者进报。使者报,言燕王之甚恐惧而请罪也。毕,又复之,以矜左右官实。因乃发小使以反令燕王复舍。此济上之所以败,齐国以虚也。七十城,微田单,固几不反。王以大齐骄而残,田单以即墨城而立功。诗日:“欲将毁之,必重累之,欲将踣之,必高举之。”其此之谓乎!
一一《恃君览.行论)
齐国攻打宁国,燕王派张魁率领燕国军队去帮助齐国,齐王杀死了张魁。燕王听说这件事后,眼泪一串串地往下掉,召来了有关的官员并告诉他说:“我发兵参战但齐国杀死了我的使臣,我命令发兵攻打齐国。”让官中接受了命令。凡繇进见燕王,劝谏他说:“以前以为您是贤明君主所以愿做您的臣子。现在看来您是不是贤明的君主,所以我想辞去官职不做您的臣子。”昭王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说:“松下之乱,我们的先君因为不安宁离开了臣子们。君王对此事感到痛苦,但是还要侍奉齐国,这是因为力量不足啊。现在张魁死了而君王攻打齐国,这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要重要啊。”燕王说:“是。”凡繇请求燕王停止出兵,燕王说:“那么该怎么办呢?凡繇回答说:“请君王穿上丧服离开自己的宫室住到郊外去,派遣使臣到齐国去,以客人的身份去谢罪说:“这都是我的罪过。大王是贤明的君主,怎么会把诸侯们的使臣全部杀死呢?但是只有燕国的使臣被杀死,这是弊国选人不慎啊。希望让我换个使臣来表示请罪’”。使臣到了齐国,齐王正大宴宾客,宴会上齐王的左右近臣、官员、仆从很多,就让使臣是进来禀报。使臣禀报说燕王恐惧因而来请罪。说完后,齐王让使臣重复一次,以此向左右近臣、官员、仆从们炫耀。就派了一个地位低微的使者去叫燕王回去居住,齐国后来对燕国放松戒备。这就是齐国后来在济水被燕国打败的原因。齐国因此而变得国力虚弱。七十座城邑,如果不是田单几乎不能收复。齐泯王凭借齐国的强大而骄横,使国家残破,田单也凭着即墨城而立下功劳。诗说:“想要毁坏它,必须把它重叠堆起;想要扑倒它必须把它高高举起。”
[评析与应用]
这是一则很典型的“满招损,谦受益”的故事,齐泯王拥用万乘兵车、百座城池,国不能不谓之强矣。而燕国则比齐国要弱小得多,但是,齐国却在济水被燕国打败了,如果没有田单,齐国的七十座城邑将不能收复。这就是因为齐泯王骄傲专横,燕王谦虚谨慎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龟兔赛跑中的那个骄傲的兔子、安史之乱中的那个曾创“开元盛世”的唐明皇由于自身的骄傲,:“姑最到导致了自己的失败结局。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统;尚凡昌由于骄傲而导致失败结局。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会不难发勇若现,凡是由于骄傲而导致失败者无不在最初的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有利地位,结果随着事件的发展,自己丧失了有利的地位,转成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因而造成了自己命运的悲剧,可见许多骄傲者的悲剧往往就在于不懂得自己为什么现在会处于优势,也不懂得怎样去有效利用这一优势。
然而,在矛盾的对立体中,单方面的停止并不决定着矛盾的立体的转化。燕王之所以在齐王这一对矛盾对立体中能转弱势方转换成优势,就在于其能审时度势,谨慎从事,并且面对齐王的骄横横无礼屈意迅逢,助长了齐王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已经病入膏肓了,还给他吃鸦片一样,从而促使了矛盾对立体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