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还是伪善刘备入川

一赤壁之战后的局势

年的赤壁之战,极大地改变了汉末局势,此战,最终以孙刘联军的胜利,曹操的失败而告终,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刘备乘势袭取了荆州南部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等四郡,孙权为巩固联盟,将妹妹孙氏(野史称为孙尚香)嫁给刘备,随着刘备势力的发展,孙刘联盟却由此开始出现裂痕,孙权更多地将刘备视为附庸而非地位平等的盟友,不愿让刘备集团大力发展,围绕荆州的争夺战由此开始,同年,甘宁即向孙权提出“夺取荆州,进展楚关,渐图巴蜀”的建议,得到孙权首肯,周瑜亦是该计划的积极推动者,赤壁之战后不久,建安十五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即率军击败曹仁,夺取重镇南郡(今湖北荆州),既可北上襄樊,也可西进巴蜀,战略意义重大,周瑜同时建议东吴尽快控制刘备,干脆将其软禁,然后吞并其部众,他认为: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这一建议没有被孙权采纳,周瑜继而又提出西取巴蜀的计策,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周瑜

孙权积极采纳这一建议。并写信给刘备,相约共取巴蜀,信称

"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刘备麾下的荆州主簿殷观一眼看出孙权的图谋,他认为:

“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

刘备自己也准备攻取巴蜀,因而,拒绝了孙权的提议,于是,刘备致书孙权,认为

“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於操。今暴师於蜀、汉,转运於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於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於沧海,观兵於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刘备甚至说:

“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刘备的无耻嘴脸大大激怒了孙权,孙权大怒,不肯听从,准备直接派兵攻打巴蜀,派遣堂兄孙瑜率领水军驻扎夏口,企图强行闯入刘备的地盘。刘备也不甘示弱,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但此时,东吴方面,周瑜不幸病逝,周瑜临终前,主张由鲁肃继承自己的大都督之位,鲁肃对于刘备方面较为友好,劝说孙权罢兵,孙权只得不了了之。同时,鲁肃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让他直面驻守襄阳樊城的曹仁,一来是因为孙权此时主攻方向在淮南,无暇顾及荆州,二来是因为南郡北有曹仁,南有刘备,西有刘璋,出于三面受敌状态,难以固守,不如让给刘备“共拒曹操”孙权勉强同意,就这样,南郡落入刘备手中,(即民间传说的“借荆州”),刘备将江夏郡让给孙权,双方达成协议,获得南郡的刘备取得了这一交通要道,北上可攻取曹仁,西进可沿江而上,直驱巴蜀,战略环境大为改善,难怪曹操听闻这一消息,笔都惊得掉在了地上。

借荆州

益州(巴蜀)方面,早在黄巾之乱期间,宗室刘焉自请入蜀担任益州牧,此后,益州远离中原的战乱,逐渐成为事实上的独立武装割据集团,刘焉进入益州时,带了许多外地的亲戚士人进入益州,又收拢南阳和长安一带的流民,编为所谓“东州兵”,两者合流,逐渐形成所谓“东州集团”,依靠“东州集团”,刘焉得以在益州站稳脚跟,“东州兵”成为刘焉镇压当地豪强反抗的急先锋,年,刘焉去世,子刘璋即位,刘璋软弱无能,放纵官僚,重用东州集团,对其不法行为熟视无睹,致使东州集团与当地土著士人(以下称“益州集团”)离心离德,矛盾重重“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同时,刘璋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与张鲁交恶,张鲁(?-)是汉中地区流行的道教宗派五斗米道(因入教交五斗米即可,故而得名)领袖,在汉中拥有巨大的声望,张鲁早年丧父,张鲁的母亲懂得“妖术”,明明是中老年妇女却像青年女子一样明艳动人,因为与刘焉亲近,张鲁受到刘焉的重用,攻杀东汉朝廷任命的汉中太守苏固,割据汉中,作为益州的屏障,与朝廷断绝来往,刘璋即位后,以张鲁不服从调遣为由,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张鲁大怒,割据汉中,与刘璋互相攻打,连年战争,士民怨声载道,其统治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外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认为益州天府之国,刘璋羸弱,可以夺取以成霸业。

汉末群雄割据

二刘备入川

占据南郡后,刘备打开了直接进入巴蜀的大门,但此时,还缺乏一个契机,这个机会很快来了,建安十三年(),益州别驾张松出使曹操,收到曹操的怠慢,张松一怒之下,劝说刘璋结好刘备,刘璋同意,建安十六年(),盛传曹操即将派遣钟繇讨伐张鲁,蜀中唇亡齿寒,张松再次劝说刘璋结好刘备,请刘备过来帮助抢先攻打张鲁,以据曹操,并派遣法正出使刘备(此举无疑开门揖盗,但软弱的刘璋却毫不在意这一段被小说演义为“张松献地图”,但实际出使的是法正),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法正建议刘备乘机夺取益州,他说

影视作品中的法正

“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但刘备一生标榜“仁德”,以“仁德”自居,并且刚刚拒绝孙权袭击益州的建议,此时如果出尔反尔,一生的“仁德”之名将会毁于一旦,犹豫不决,此时,刘备麾下的谋士庞统也建议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刘备则说: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对于这番迂腐言论,庞统则指出: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攻兼弱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刘备终于被法正说服,同年,刘备带领法正,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及军队前往益州,留关张赵,诸葛亮等人留守荆州,刘备率部来到涪城(今四川绵阳),受到刘璋的热情款待,刘璋亲自率部三万人前来迎接,双方欢宴百余日,庞统建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宴会上就将刘璋干掉,吞并其部众,刘备以为不可,“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可以说,是又一次地陷入了“仁德”的窘境之中,欢宴百日后,刘璋给刘备援军,军用物资,请他前往葭萌关(今四川昭化),并负责指挥刘璋麾下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的部队,以防范张鲁,刘备率部前往葭萌关,“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以仁德收买人心,不知不觉一年已过去。到了次年,正逢曹操率军进攻濡须口,孙权向刘备求援,庞统见时机成熟,力劝刘备与刘璋决裂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庞统建议,连夜挑选精兵偷袭成都,是为上策,用计诱捕杨怀,高沛等人,吞并其部众,夺取白水关,而后由此进军成都,是为中策,下策是退回荆州,以后再想办法,刘备觉得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决定采取中策,笔者认为,庞统的上策风险太大,成都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在后来刘备大军围攻成都之时已经孤城一座之时尚且可以一战,岂能是刘备“连夜挑选精兵”就能攻下,如果刘璋固守城池。刘备前有坚城,后面白水关也未攻下,形势将十分危险。刘备采取中策,可以以此为杨怀,高沛“无礼”为借口,不损其“仁德之名”,与刘璋决裂,这也是他打的如意算盘。同时,庞统建议刘备直接在宴会上干掉刘璋,也是十分冒险,万一激起兵变,凭刘备的少数人是否能控制住刘璋的大部队,令人怀疑,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从日后的实践看,刘璋尽管软弱无能,但仍然有不少死忠),由是观之,庞统用兵,较为冒险,讲究出奇制胜,甘冒巨大的风险,与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庞统不死,与诸葛亮相辅相成,则蜀汉后期的北伐是否能取得更大成果?熟难预料。

刘备采纳了庞统的中策,致书刘璋,要求回去荆州救援孙权,还狮子大开口,索要一万士兵及粮食物资,刘备在蜀中一年,什么都没干,天天索要物资,刘璋十分不满,但又不好全部拒绝,只给了刘备三千老弱病残和一半的军用物资,刘备反而厚颜无耻地倒打一耙,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恡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张松得知刘备即将撤回,信以为真,致书刘备,劝他“勿失良机”,不料信件被哥哥张肃截获,张肃将其告发,刘璋大怒,处死张松,刘璋刘备至此彻底决裂。

影视作品中的庞统

三刘备攻蜀

刘备得知刘璋已与自己决裂,一不做二不休,邀请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送行,二将此时还不知道刘备已经与刘璋决裂,大摇大摆前来被刘备摆下鸿门宴一举擒杀,吞并其部众,同时,令黄忠为先锋,霍峻留守葭萌关,并调诸葛亮由荆州入蜀,两军会师成都,闻听刘备起兵,刘璋部将郑度建议坚壁清野对抗刘备

“左将军(刘备)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

刘备对此十分担心,问计法正,法正说刘璋性格软弱,不会采纳这一建议,果然,刘璋认为:“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也”未予采纳,可见刘璋确实性格软弱,宅心仁厚。刘备进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取涪城,打败蜀中将领刘璝、张任,泠苞等人,收降李严等人,夺取周围州县,刘备十分得意,认为蜀中唾手可得,大摆筵席,席上,他与庞统产生了争论

刘备“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笔者认为,这一段对话,从侧面反应了刘备仍然很在乎“仁德”之名。当庞统指出“非仁者之兵”时,刘备勃然大怒,而庞统故意说反话,其实是在告诫刘备不得过于迂腐,坚守“仁德”之名。事实上,固守“仁德”之名的刘备此时确已错失诸多良机。

刘备入川

刘备继续进军,刘璝、张任与刘璋的儿子刘循退守雒城,刘备进军把雒城围住。张任率军迎战,两军战于雁桥,被刘备大败,张任被俘,宁死不降,被刘备推出斩首。其余等人坚守不出,建安十九年(年),诸葛亮留关羽留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至江州(今重庆),张飞用计打败并生擒了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我蜀中只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耳”张飞大怒,下令将其推出斩首,严颜毫无惧色,张飞十分敬佩,义释严颜,严颜十分感动,投奔张飞麾下,诸葛亮派遣赵云经外水出兵平定江阳(今四川泸县)、犍为(今四川彭山),派张飞平定巴西(今四川阆中)、德阳(今四川遂宁),蜀兵皆溃。刘备围攻雒城的战事却十分不顺,围攻长达一年之久,在围城战中,庞统身先士卒,不幸中流矢而亡(小说演义为“落凤坡”),刘备所部经艰苦攻城,方才夺取雒城,与诸葛亮会师,诸路大军围攻成都,马超此时也率部前来投奔,此时,成都尚有不少粮草物资兵马,尚有精兵三万,粮草可支持一年,许多部将愿意死战,部下建议刘璋坚守城池,刘璋泣曰

义释严颜

“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刘璋遂开城投降,刘备成功夺取益州,完成了入川之举。

刘备入蜀

四仁德还是伪善?

刘备军队进城后,表面上假惺惺地礼遇刘璋,将其安置于公安(今湖北公安),封为将军,但事实上形同软禁。刘备军进城后,对有功之臣加官进爵,并放纵部下抢掠府库,“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更有甚者,提出将蜀中士民百姓的房屋土地全部瓜分,受到赵云等人劝阻方才停止,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实在有损“仁德”之名。府库被将士洗劫,国库被赏赐掏空,“军用不足,(刘)备甚忧之”。于是采用刘巴的建议“铸直百钱”,发行大面额的钱币,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来解决问题,无疑是又将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一片。不过,刘备还是采取了一些安定蜀中的措施。例如刘备重用蜀中人才,甚至当初拒不投奔刘备的刘巴,黄权等人,任用诸葛亮治理蜀地,诸葛亮打击豪强,崇尚法治,执法甚严,遭到许多人的怨恨,法正对此不甚理解,认为刘邦初入关中,废除秦朝严刑峻法,约法三章,百姓欢悦,为何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诸葛亮答曰: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不得不说,刘备对于蜀中的安定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刘备入川这一行动,确实难称“仁德”之名,刘备出兵讨伐刘璋,实难找到合理借口。纯属无理取闹,背信弃义,刘璋虽然软弱无能,但宅心仁厚,许多士庶仍然对其誓死效忠,如张任,冷苞等皆因誓死不降被刘备处死,,本人也爱惜百姓,拒绝坚壁清野,对抗刘备,在刘备包围成都之时,为了减少伤亡,在城中尚可一战的情况下开城投降,不失有仁君风范,反观刘备背信弃义,无理攻打,攻破成都后,纵容部下抢劫,实在与其过往“携民过江”的“仁德”之风相差甚远。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一方面想尽力把持“仁德”之名,一方面又想拿下益州,因此犹豫不决,多次错失良机,显得十分虚伪。为了夺取益州。刘备不惜与孙权决裂,劝说孙权不要攻取巴蜀,自己却攻取巴蜀,背信弃义,无外乎孙权怒骂刘备“滑虏”,此事也加剧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建安二十年(),孙权向刘备索要南郡,刘备说夺取凉州再还给孙权,孙权震怒,不惜动用武力夺取,双方剑拔弩张,已到了开战边缘,因曹操攻打汉中,蜀中震动,刘备才匆匆与孙权议和,割让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给孙权。孙刘联盟,至此已事实破裂。刘备入川,无论如何,堪称刘备一生在“仁德”之路的污点,也为刘备集团最终的衰亡,埋下伏笔。

湘水划界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华阳国志》

《汉晋春秋》

《资治通鉴》

《刘璋失益州新论》段少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