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仲宇,字参甫,陇州(今陇县)人,生于明正统六年(公元年),明武宗时官至兵部尚书。
敏而好学,学而优则仕
阎仲宇从小就天赋秉异并且十分喜欢学习,与二兄阎仲实以任教谕的父亲阎璿为师。14岁母亲去世后,即到了父亲阎璿的官所,攻读经史。明成化五年(公元年),二兄阎仲实中进士,在京为官。阎仲宇又随兄到京城官邸,潜心研读。成化十年(公元年),考中省经元;成化十一年(公元年)进士及第,任河间府盐山县令,三年后,被提拔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正是这潜心学习的阶段,为阎仲宇刚直不阿、清白公允的性格和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功绩卓著,民众敬如神
在当湖广道监察御史期间,阎仲宇在长江两岸的南北直隶严厉查处了一批明暗奸邪,由于功绩卓著,不久便升任山东按察副使,分理临清两岸的的军事与刑律,民众敬其如神。
当时有一个僧人率领徒众乘坐朱红大轿,并自称“弥勒佛”蛊惑民心。阎仲宇将其带至公堂,经过严格的审讯,将其绳之以国法,至此奸宄屏息,被朝延提升为浙江按察使及左布政使。荣升以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妄自尊大,而是更加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他的所属部下都对其肃然起敬。随之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湖广,参与赞礼军务。就任湖广巡抚后,阎仲宇奏请朝廷,在该地建立县治,保证了该地的长治久安。后来,他又被进升左副都御史,俸禄增加了一级,调回以掌管都察院的行政事务。没过多久,皇帝命阎仲宇督理大同、宣府诸重镇,巩固长城内外沿线的军事力量,防御蒙古,实现保卫京畿的计划。经他竭尽心力筹划,集结了百万大军,有效地保卫了京城的安全,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清白公允,善始也善终
公元年,明孝宗去世,胡虏乘着皇帝安丧的间隙而大举入侵。阎仲宇再次遣兵调将训练士卒,为据守作了充分准备。胡虏知道明室防备周密,只好泱泱退去。这次回归,他升为左侍郎,晋升为兵部尚书。当时有个权贵,请求阎仲宇任命他作蓟州总兵,被他严词拒绝。阎仲宇常常告戒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行欺诳之事,招致祸害而沾污我的名声。”并说:“我们家一直清白,我希望你们要保持清白,善始善终。”在奉皇帝之命兼任提督团营戒防京师之后,凡是机密重务,他都亲自周详处理,不容丝亳差错。他的部队军纪严整,训练有方,使兵威大振。
辞官返乡,心系教育情
阎仲宇虽官至尚书,居太子太师、太保之尊,却不居傲,有雅量宏度,不计个人恩怨、不徇私枉法,只考虑利于国家。当时任南京工部尚书的本州人李善说:“阎仲宇数历中外三十余年,所至倬有声绩,葵心柏操,始终不谕。”然而,当时逆臣宦官刘瑾弄权误国,阎仲宇因为坚持正义,常常受到阻挠而积愤成疾,所以乞请恩准辞职返里。皇帝派遣官使到其府弟,赐羊酒蔬餐,御医诊视慰问挽留再三,经过阎仲宇屡次恳请辞归,才得到允许。最后,皇帝加赐他太子太保官衔,赐圣旨褒谕,命沿途馆驿以车马送归,按月给予俸禄银两,并拨数名随从人员以服侍他养老。回家以后,阎仲宇继承父兄的遗志,管理岍山书院与崇经阁的事务,乘闲邀请亲戚朋友寄情于山水诗酒达七年,其书院闻名西府,为陇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特为他建立了太傅牌楼,门上的一副对联“南安北征赤胆忠心行壮志,春来冬往书院经阁育才英”生动地诠释了他一生为国尽忠、为民效命的赤胆忠心和他刚直不阿、清白公允的性格品质。
(信息来源:宝鸡纪检监察网作者:武海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